問題:鈣和鈉的金屬性那個更強,依據是什么?
鈣的金屬性要強于鈉。
原因:鈉的原子核外只有3層電子層,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束縛力相對較強,而鈣原子核外有4層電子層,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束縛力相對較弱,雖然最外層有2個電子,但仍比鈉容易失去電子,因此還原性比鈉強,金屬性自然就比鈉強。
金屬性和金屬活動性的區別:
金屬活動性既與最外層的電子數有關,也和層數有關,鈣的電子層比鈉多一層,決定其金屬性強于鈉,電子數多一個,失去電子能力就差些,比較金屬活動性一般是同層的金屬看最外層的電子數,不同層數的金屬層數越多,金屬性越強,但活動性卻不一定。
挑選奶酪棒的時候看鈣鈉比靠譜嗎?吉士汀的奶酪棒怎么樣?
“鈣鈉比”,也就是用含鈣量除以含鈉量。這個系數越大,說明我們在攝入等量的鈉的同時攝入了更多的鈣質。一般來說“鈣鈉比”是越高越好。雖說是個比值,但因為是寶寶吃的,不建議作為分母的鈉含量添加的過多
吉士汀的奶酪棒成分還不錯,蛋白質和鈣的含量都屬于比較高的,鈣鈉比大于1,接近1.3,高于市面上的很多奶酪品牌
請問各位老師:鈣鈉是什么?有沒有這種東西?它是俗稱,還是簡寫的啊?不勝感激!
沒有“鈣鈉”這種東西。鈣和鈉是兩種不同的金屬元素,它們之間不會自動相互結合成一體的,目前也沒聽到人有工加工這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