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中國本土農作物原始分布格局為南稻北粟,其中水稻起源于長江中下游地區,而粟類旱地作物起源于黃河流域,后續栗的地位逐漸被小麥取代。中國本土農作物有水稻、黍、小米、大豆、蕎麥、栗、白菜、荔枝、棗、龍眼等,外來作物有葡萄、苜蓿、黃瓜、大蒜、胡蘿卜、核桃、芝麻、棉花、茄子、玉米、番薯、馬鈴薯、菠菜等。
一、中國本土農作物原始分布格局
1、中國本土農作物原始分布格局為南稻北粟。
2、水稻起源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南方地區降雨量較多,適合水稻生長),而粟類旱地作物起源于黃河流域(相對南方地區比較干旱),后續栗的地位逐漸被小麥取代。
3、我國小麥產區主要集中在東北平原以及華北平原,其中東北平原種植春小麥,華北平原種植冬小麥。
4、我國水稻產區主要集中在秦嶺-淮河以南的水田區。
5、我國玉米產區分為6個,分別為北方春播玉米區、黃淮平原春夏播玉米區、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區、南方丘陵玉米區、西北內陸玉米區、青藏高原玉米區。
二、中國本土農作物主要有哪些
1、本土農作物
我國本土農作物主要有水稻、黍、小米、大豆、蕎麥、栗、白菜、荔枝、棗、龍眼等。
2、外來作物
(1)葡萄、苜蓿、黃瓜、大蒜、胡蘿卜、蠶豆、萵苣等作物原產于西亞和中亞,于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
(2)核桃原產于西亞,于東晉時期引入。
(3)芝麻原產于西亞,于南北朝時期引入。
(4)棉花原產于印度和阿拉伯,于南北朝時期引入邊疆,宋朝時期大量引入內地。
(5)茄子原產于東南亞和印度,于晉代引入。
(6)菠菜、開心果原產于伊朗,于唐朝引入。
(7)玉米原產于美洲的墨西哥、秘魯,于明朝引入。
(8)番薯原產于中、南美洲,于明朝萬歷年間引入。
(9)馬鈴薯原產于南美洲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區,于1650年傳入我國。
(10)木瓜原產于墨西哥南部,于清朝傳入我國。
(11)生菜原產于地中海附近,于清朝晚期傳入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