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958年雜交水稻平均畝產最高是400公斤左右,而2014年在試驗田的記錄是平均畝產達1026.7公斤,增產了626.7公斤。雜交水稻適合在有充足熱量條件,充足日照和降水的地方種植,比如湖南、湖北、云南、江西等地區。由于雜交水稻產量高,所以單產比常規稻增加20%左右。
一、雜交水稻增產多少
1、在1958年雜交水稻的高產田產量為400公斤左右,2014年試驗田的記錄是平均畝產高達1026.7公斤左右,比1985年增產了626.7公斤。到2017年平均畝產高達1149.02公斤,這時已經是1958年的3倍多。
2、雜交水稻適宜在有充足熱量、日照和降水的地方進行栽培,比如湖南、湖北、云南、江西等地區,這些地區的雜交水稻都比較高產。北方地區不能種植,因為北方晝夜溫差太大,氣候寒冷的時間太長,這樣會使農作物的生長周期變長,所以不適合種植雜交水稻。
3、在雜交水稻推廣的初期,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行政干預對雜交水稻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而90年代以后,主要是靠市場機制下的杠桿調節作用。由于雜交水稻的產量比較高,使播種面積也在增加,1975年全國多點示范雜交水稻達到了373公頃,單產比常規稻增加了20%左右,1976年擴大到了13.9萬公頃。
二、雜交水稻畝產可達多少斤
1、在一般的種植情況下,雜交水稻的平均產量約為1000-1500公斤/畝,由于播種時間、方法和管理方式不同,所以產量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雜交水稻是選用2個在遺傳上有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可以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然后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
2、在2020年11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實驗達到了畝產1530.76公斤。中國發明的雜交水稻除了在國內迅速發展之外,在國外也得到了很寬廣的推廣,比如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和美國已經在大面積生產,并取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
3、雜交水稻種子用種量一般為18.75kg/hm2,比正常育苗要增加15%-20%,播種一定要均勻,播后要埋芽,可以用木板輕踏使谷芽入土,同時做好防鳥鼠害工作。當稻穗下垂,穗粒飽滿時就可以開始采收,采收時可以使用收割機,將稻穗卷入后直接與稻莖分離,一粒一粒的稻穗就可以成為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