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紅素沙糖桔什么時候用最好?
在春季剛剛出現花蕾的時候用是最好的,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使用量。
南美白對蝦放蝦苗前用什么肥水好?
對蝦養殖過程中,肥水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事倍功半。常規的肥水方法存在一定的利與弊。如何把握肥水原則,掌握正確的做法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兩個問題
“養蝦先養水”早已成為廣大對蝦養殖者與技術人員的共識。對蝦生于斯長于斯,蝦與水的關系就如同人與空氣的關系。沒有健康適宜的養殖水環境,再營養全面的飼料,再細心的管理都不可能獲得最終養殖的成功。放苗前,養殖戶都知道進行肥水并且都明白肥水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實際生產中,往往事倍功半,有的水難肥,有的水肥起來幾天后水色又變差,肥水效果往往不理想。
一、放苗前肥水原則
1、所肥水體及肥料中營養素(氮、磷、鉀及其它微量元素)應全面全且相互平衡。
2、無機肥(化肥)是速效產品,肥水雖快,但持續時間較短;有機肥屬長效產品,肥水雖慢,但持續時間較長。二者相互合理結合起來使用可達到即快又穩定的良好肥水效果。
3、無機肥使用時要根據陽光情況,少量多次。光強,光照時間長多施,反之少施多次。否則陰雨天施肥后大量的肥沉入池底,有可能使”青苔”大量繁殖。
4、基肥量要足,必須考慮到池塘中已有營養物質(如淤泥)及所施基肥營養結構與數量,底泥多時少施,底泥少或者新塘要適當多施。
5、池底淤泥較少時單施微生物制劑(活菌)肥水效果較差,這些菌施下去后沒有東西可供其分解變成肥料。
6、放苗后施追肥宜少量多次,少用、慎用尿素等氮肥,否則氨氮含量有可能增高。
7、水體中實際的氮磷含量超過10:1時硅藻易大量繁殖;氮磷比3:1-7:1,甚至接近10:1時綠藻易大量繁殖;但氮磷比接近1:1時有毒甲藻、鞭毛藻易繁殖。
8、肥水后水體透明度應在30cm左右。綠色水(淡綠色、翠綠色、黃綠色或者綠豆色)比褐色水(茶色、茶褐色)相對穩定,想培育相對穩定的水就應盡量調整施肥的品種和數量,培育綠色水。
二、常規肥水法利與弊
一般肥水的常規做法是先清塘、毒塘,進而進水消毒肥水,水基本能肥起來,但很多時候,一個星期、最多半個月左右水就變清或倒藻、轉藻,如若只用含化肥之類的產品肥水見效都比較快,但維持時間不長。可能有不少養殖戶用雞糞、鴨糞、豬糞、次粉(俗稱”黃粉”)、花生麩、豆粕、米糠再加些化肥、市售的肥水產品等方法肥水,肥水效果也蠻不錯,但往往十天半個月左右水就容易變清、倒藻、轉藻,那是因為所施肥的營養還是不全面不平衡而導致某些營養缺乏(大多氮肥夠而磷肥不足),某些種類藻類生長受到抑制,而恰好適合另外品種的藻類生長而轉藻。
也有人用活菌產品肥水如好旺農EM菌,里面包含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等,有的見效,有的效果不明顯,為什么呢?打個比方,EM菌活菌就相當于我們的電飯鍋和電,所施肥水產品(雞糞、米糠、豆粕等)就好比我們所放的米,有多少米才能煮出多少飯。EM菌活菌主要是起分解作用,且是逐漸分解,所投營養物不多或淤泥不多,肥力當然不夠,肥力不夠難免水會變,特別是新塘、養殖前期投料少、蝦排泄物很少,塘水里營養物少,施菌效果怎么可能維持太長時間呢?除非在好旺農EM菌產品中添加些營養全面的物質。
近年所興起的”氨基酸肥水”,市面上此類產品像氨基酸肥水素、氨基酸肥水膏、氨基酸肥水液也很多,主要成分除了復合氨基酸之外,還有活性肽、多維多礦、甚至還有復合有益菌。見效快,效果好,因為氨基酸比普通蛋白質的利用快,營養豐富,肥效也比較持久,但氨基酸分解后主要產生氮肥,也可能因磷、鉀、微量元素等的缺乏或不平衡而轉藻,所以還是有部分塘水容易變色。
三、肥水正確做法
毒塘可進水20公分左右,正好淹沒池底即可,選擇市售的任一消毒劑都可(見附表1),同時使用剛用過消毒劑的池水沖洗池塘邊坡。只要不使用劇毒殘留性高的藥物、且池底淤泥不多,就無需排出消毒水。剛剛消毒過的水沒病毒、細菌,比外源水干凈,排水又再進水多此一舉,可能還費時費電。也有人喜歡用農藥殺螺,農藥往往毒性強、殘留時間長,對蝦的危害大,所以一定需等到藥性消失后才能進水,用劇毒農藥消毒的水最好排掉。等消毒劑藥性基本消失(不用完全消失)就可進水,有條件的話最好選擇晴天中午、下午、傍晚進水,不主張后半夜進水,因為藻類晚上、陰雨天易下沉。進水不要太淺(水少環境易變化),推薦一米以上,甚至有人搞全封閉式養殖,第一次就進滿水以后就不再大量進水了。
可采用快速肥水產品(如:化肥,最好是復合肥,只要不含活菌就可)將水肥起來,用些對藻類破壞力不強的消毒劑按略高于推薦治療量消毒(也有養殖戶整塘水不消毒就放苗),等消毒劑藥性基本消失后就施用長效肥和微生物制劑(活菌)產品調水,放苗。
放苗前后施有機肥和好旺農EM菌都可。按照一畝塘一米水深計算,根據池塘的肥瘦程度,快速肥水產品可選取以下任一種方法:①5-20斤尿素或碳銨加2-5斤磷肥,再加1-3斤復合肥;②1.5-2kg單細胞藻類生長素(簡稱單胞藻)加2-3斤復合肥;③其它市售的快速肥水產品再加少量復合肥。
長效肥可采用:3-5kg好旺農EM菌加2-3斤利生素,拌3-5斤蝦料(還可加市售的有機肥產品一起發酵),適量加水后,敞口浸泡2-3天(主要起發酵作用)后全池潑灑。第一次施菌的量一定要足,建議超量用。
為何選擇蝦料發酵而不用雞糞、豆粕等,因為雞糞的有機質豐富,但有效氮才4%左右,而蝦料含蛋白質40%左右,且原料品種多,營養全面,一斤蝦料差不多頂10斤雞糞的營養。豆粕的蛋白雖達40%多,但營養單一,缺乏磷鉀及其它微量元素。養蝦用蝦料就地取材,蝦料雜質少,基本不污染塘,發酵好的蝦料被活菌慢慢分解,不斷供給池水營養,不斷產肥;碎末還可供浮游動物(珠三角俗稱”水珠”)攝食;蝦苗攝食極少量發酵好的蝦料,更有助于消化吸收。可以說是個”一舉三得”的辦法。
四、肥水失敗原因及對策
1、藻類也是一種植物,任何植物生長都需要種、肥、光,三者缺一不可,因此要想肥水就必須具備以下三點:
(1)藻種:肥水的藻類必須健康,品種齊全且相互平衡 ;
(2)肥料:肥料營養均衡,速效肥與長效肥都得施夠;
(3)陽光:沒有陽光植物無法生長。
同時水體敵害生物少,pH、水溫等環境條件要合適。
2、肥水失敗可能原因:
(1)本身所進的水源(如地下水、清瘦水)藻種數量少,如高位池、地膜池、砂土池等水體營養不夠,缺乏藻類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鹽;
(2)過量使用副作用較大的消毒劑,將藻類和微生物殺滅而導致其無法繁殖生長;
(3)塘水偏酸;
(4)雖施肥,但因某些種類營養鹽缺乏或已喪失肥效,藻類也無法繁殖生長;
(5)陰雨天光照不足或溫度低,藻類生長繁殖速度慢;
(6)水中攝食藻類的浮游動物(如輪蟲、橈足類、鹵蟲)多;
(7)水中雜藻(如剛毛藻、滸苔類、溝草等,俗稱”青苔”)過多而抑制了單胞藻的繁殖和生長。
3、對策:
查明原因后應采取相應對策,如水偏酸用生石灰調節,缺肥時趕快施肥,消毒用藥過多可用含檸檬酸、氨基酸之類的有機酸解毒。也可以從藻類豐富的鄰近池塘引入一部分水,然后重新肥水。
易長”青苔”的池塘可在閑置期排干池水,防止雜藻生長。放苗前少量進水(剛浸沒池底),讓其生長繁殖,然后用7-8ppm的硫酸銅或1-2ppm的除草醚或高濃度的漂白粉等殺藻。已放蝦苗的塘有”青苔”時不可立即施肥或用殺藻劑殺藻(施肥,”青苔”爭奪肥料的能力遠大于單胞藻,這時施肥越肥越清;殺藻,同時也會把有益的單胞藻殺死而破壞藻相平衡,大量死亡的藻類分解會破壞水質),而應當人力撈除并盡快加深水位(底層無可見光時,底棲藻類便無法生長),最好白天或傍晚加水以帶進新鮮藻種,然后再施肥肥水,建議少量多次,先用些無機肥(如復合肥、各種培藻劑),再施用活菌(如利生素、益生素、EM菌等)保水。或用白云石粉灑到”青苔”上遮蓋,能起到一定的清除效果。
對蝦怎么養對蝦食用須知
對蝦屬個體大,通稱大蝦。雌性成長個體體長一般16~22厘米,重約50~80克,最大的可達30厘米,重250克,那么你知道其 飼養 方法 有哪些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于對蝦怎么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對蝦怎么養
清淤消毒
上造(季或茬)蝦收獲后,須及時刷洗池壁并將池水排干.進行清淤曬塘。必須徹底清除蝦池內的淤泥和雜物,對于池底污黑發臭的淤泥,盡量將其清除干凈,并運至遠離蝦池的地方掩埋,以免給下造帶來隱患。清淤后,須將蝦池沖洗干凈,直至沒有黑色污水為止.并將臟水排干后進行曬塘,放苗前引進適量的干凈海水或淡水,選用特消靈、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一些殺菌清野力較強,效果較佳的藥物進行池塘消毒。藥液須均勻地潑灑在池水中,在沒藥液浸泡到的地方(包括池壁堤壩),應用工具將藥液潑灑上去,然后浸泡池子數天。在浸泡期間,如有臟物漂浮水面,應在下午5點鐘前將其撈出。數天后將藥液排掉,檢查池塘.如有生物殘體遺留在池內,須將其清除干凈,便可進水。進水時應在入水口加上80~100目的過濾網片或網袋。
水體消毒及水質檢測
當池子進水到需要的水位后(水位應根據不同季節而定),先檢查水體是否帶進輪蟲和甲藻(夜光藻)、夜光蟲及檢測鹽度、ph值,如有輪蟲、甲藻等,應選用既能殺滅輪蟲、甲藻又能進行水體消毒的藥物。如海水中不攜帶輪蟲,甲藻,應選用一些既能殺滅有害細菌,而對藻類又無殺傷力或殺傷力不大的消毒劑,如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進行水體消毒。水體消毒后,再進行ph值和鹽度測試,如果ph值達不到8.0以上,須潑入一定量的石灰粉,提高ph值。如果是淤泥底質的,最好每畝再潑入50至80市斤的白云石粉或沸石粉,將淤泥覆蓋改良。
肥水
育藻肥水是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切不可輕視,池水浮游生物的繁衍量是否達到要求.這和苗種早期的成活
率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要想蝦苗成活率高,出高產,一定要進行肥水。早期肥水后的透明度應為30~40公分。斑節對蝦(青蝦、角蝦)以褐色(茶色)為好,褐色水以角毛藻為主,可培育浮游動物供蝦苗攝食。南美白對蝦以黃綠色或綠色為好,要求水體清爽。在此提供幾個肥水方法供參考(以1米水深計):
(1)活水素(微生物肥料):每畝1公斤,兌水潑灑。
(2)清水素(枯草桿菌):每畝350~400克,兌水潑灑。
(3)茶麩:土池每畝3~4公斤,沙質池6~7公斤,護坡池8~10公斤。浸泡4~7天,過濾去渣,兌水后均勻潑灑。磷酸二氫鈉或磷酸二氫鉀:每立方水體10克,兌水后均勻潑灑。復合肥:每畝2~3公斤,隔1~2天后再每畝1公斤,兌水后均勻潑灑。
苗種選擇
蝦苗的選擇也是對蝦養殖成敗的關鍵之一。因此,必須慎重選用經檢測、無攜帶病毒和有害細菌的健康苗種。下面提供直觀的選擇方法供參考:
斑節對蝦(青蝦、角蝦)苗:必須選用1.1cm以上,個體大小均勻,體表干凈,體色正常,無附著物,游動活潑,能逆水游動,蝦體成一直線,游動時兩眼張開,不游動時兩眼和尾葉一會張開,一會閉合。
南美白對蝦(白蝦)苗:體長0.9~1.0cm以上,體色透明度高.個體差異不大.胃飽滿度好、食欲強、游動活潑、逆水游動力強、體表干凈、色澤一致、體宜、頭大身小。
苗種運輸及下池前消毒 措施
苗種運輸過程中,特別是距苗場較遠的養殖場,在運輸途中難免會有損失和降低蝦苗的活力。為確保苗種的成活率和活力,降低死亡率,在苗種裝包前,預先在裝包盛水用的大桶(0.3m3)水體中加入100克免疫多糖或30~50克的g—d生命素(只選用其中一種),攪拌均勻,沖氣,再用該桶內的水盛苗裝包。回到養殖場后,配好消毒液[強克101{超碘季胺鹽),半畝方水用量0.5~1克,浸泡半小時]進行苗種消毒再投苗入池。
設置飼料觀察臺及增氧機
每個蝦池最好能在東西南北中各設置一個飼料觀察臺。飼料臺的設置有利于觀察對蝦的攝食情況及飼料的投放多寡。通過飼料臺的觀察可了解和掌握對蝦的胃飽滿度、飼料投放是多是少及對蝦糞便情況和對蝦的分布情況,以便決定下餐飼料投放是增還是減及某一部分的投放量。
增氧機的配套,一般每畝匹配1匹,放苗密度超過6萬尾的,應每畝配1匹以上的增氧機。增氧機的匹配最好是采用葉輪式、 潛水 式和納米管三種機種配套,效果更佳。增設增氧機不但可避免對蝦缺氧浮頭,還可改善水環境,激活水況因子。
對蝦的食用須知
營養分析
1、蝦營養豐富,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后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
2、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3、 蝦的通乳作用較強,并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
4、對蝦體內很重要的一種物質就是蝦青素,就是表面紅顏色的成分,蝦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一種抗氧化劑,顏色越深說明蝦青素含量越高。廣泛用在化妝品、食品添加、以及藥品。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蝦體內的蝦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時差反應而產生的“時差癥”。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中老年人缺鈣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適合孕婦和心血管病患者食用;適宜腎虛陽痿、男性不育癥、腰腳瘙弱無力之人食用。
2、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不宜食蝦;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復發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蝦為動風發物,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
食療作用
中醫認為,海水蝦性溫濕、味甘咸,入腎、脾經;
蝦肉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
適宜于腎虛陽痿、遺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癢、皮膚潰瘍、身體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病人食用。
食物相克
蝦忌與某些水果同吃。蝦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把它們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鞣酸和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結合物刺激腸胃,引起人體不適,出現嘔吐、頭暈、惡心和腹痛腹瀉等癥狀。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對蝦的生態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