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的制造流程和原理講解一下
復合肥料是指含有作物主要營養元素氮。磷、鉀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肥。根據制造方法不同,可分成化成復合肥料和混成肥料兩大類。前者是通過復雜的工藝流程,經化學反應制成的,如磷酸銨、硝酸磷肥、硝酸鉀、磷酸鉀等;后者是將幾種單元肥料(只含一種營養三要素元素的肥料)或化成復合肥機械摻混、造粒而成的肥料。
國外引進的料漿法復合肥工藝:包括:法國AZF、KT,美國Davy/TVA,挪威norskhydro,西班牙incro、espindsea等。此工藝氮、磷、鉀三種養分中有兩種的養分標量是通過化學反應制成料漿的造粒工藝,起步階段主要是引進技術或同步國產化的DAP改產NPK的工藝, 中和、各種管式反應器工藝及其混合工藝 ,優點:產品質量好。缺點:單套裝置規模大、投資高,因使用磷酸收到限制。產量在200萬噸左右。
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簡史
2000年,她還是一個僅有30萬噸尿素、5000噸季戊四醇的中小化工企業……2009年,她成了一個年產11萬噸季戊四醇的全球最大多元醇生產基地;一個年產1100萬噸化學肥料、300萬噸真空制鹽的世界最大化肥制造商和井礦鹽生產企業;一個年產250萬噸純堿,年產100萬噸PVC、80萬噸燒堿、100萬噸電石的中國最大聯堿及氯堿化工生產企業,并一舉成為中國石化行業最有影響力的十大代表企業……
2000年,她的銀行賬面資金僅有1萬元,虧損額高達3800萬元,年銷售收入僅5.8億元;2009年,她成了一個年創利稅15億元、年銷售收入過300億元……
上世紀90年代末,宜化和全國所有的小氮肥企業一樣,陷入破產的邊沿。那是一段痛苦的記憶:政府對宜化失去了信心,銀行對宜化亮起了“紅燈”,數千職工已經靠每月350元的生活費艱難度日。 臨危受命的蔣遠華,承載起宜化鳳凰涅盤的千鈞重擔。
他,用全新的概念來指揮企業與市場對接,在對接的陣痛中創造了能吃飯的“宜化文化”和“比較管理”的管理模式。
為提高工作績效和激發員工斗志,推行與績效掛鉤的高于當時數倍的年薪工資制;為獲得企業信譽,用打殲滅戰的戰術,打造宜化信譽,用典型效應來重獲銀行的支持;為獲得高效益、低投入的領先市場的發展先機,創造出“比較管理”的企管模式。
僅用一年時間,解決了宜化發展最為核心、最為根本的問題,即調動、激發了全員自覺、自動、自發工作的積極性,全員進一步忠于宜化,熱愛企業。這是企業領導人實施企業管理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宜化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建立在比較管理模式基礎上的體制和風氣上的競爭文化。宜化人競爭意識只要放松一點,馬上就有危機!輕則月收入大大降低,重則被淘汰。每個人的價值與榮辱同團體的業績血肉相連,打造了一個以“宜化文化背景下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新型管理體系! 如今,宜化集團旗下擁有30多家法人實體企業,其中兩家為上市公司。
超常規的發展,宜化書寫出風流,更贏來了榮耀:
1997年11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的胡錦濤視察宜化,對宜化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1年7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吳邦國視察宜化時稱,宜化是個非常不錯的企業;
200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的俞正聲視察宜化時說,宜化是個有朝氣有實力的好企業,蔣遠華是湖北優秀人才的杰出代表;
2004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視察宜化時,稱蔣遠華是火一樣的人,把企業辦得紅紅火火;
2006年11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曾培炎在視察宜化時說,宜化先進的生產裝置、宏大的產品規模讓人振奮,現場管理水平值得全國同行企業學習;
2007年2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的曾慶紅視察宜化時說,宜化是行業的排頭兵,一定要堅持自主創新,用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理念提高等級,提高科技含量。 責任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力量。 宜化集團著眼可持續發展,圍繞產品深加工、精加工做文章,延伸產業鏈,帶動產業群,進而在資本和實力增強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煤化工、磷化工、鹽化工多元化全方位發展,走出以純消耗資源為代價的科學發展之路。“把干毛巾擰出水來”,體現的就是宜化集團推行的節約文化和精細化管理理念。他們始終把節約能源放在首位,堅持發展與環保同行,積極實施國家推薦的所有通用節能技術,并通過最大限度的節能降耗,變廢為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使合成氨、尿素、聚氯乙烯(PVC)、季戊四醇等產品消耗和成本不斷下降,公司效益不斷上升。建立了煤化工、磷化工、鹽化工相結合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實現礦產資源利用集成、廢物利用集成、能量利用集成、水資源利用集成和產品鏈集成等五項集成,按功能分區,延伸了拓展產品鏈,擴大了生產規模,同時優化了產品結構。
2000年到2009年,宜化集團共投入近20億元用于環境綜合治理和建立循環經濟產業鏈和節能型生產體系,自主開發和引進同行業先進技術200多項,年節約煤、磷等礦產資源80多萬噸,節約水資源1.5億噸,減少廢棄物外排約400萬噸,直接增效12億元。實現了“低消耗、低排放、高產出”的發展模式,讓周邊社區與企業共享藍天白云、青山綠水。
宜化還積極開展末端治理,投巨資在各大工業園區建設了污水生化處理系統,在所有的熱電聯產產業群建設了煙氣脫硫和靜電除塵項目。榮獲“全國節能減排創新技術突出貢獻單位”和“全國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稱號。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宜化集團應急謀遠,新投產鄂爾多斯聯化、畢節金江、雙環公司、重慶宜化等項目,加快建設內蒙古宜化、青海宜化、新疆宜化等項目,2012年將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
中國百強,百年宜化。這個宏偉目標越來越近! 宜化創造經濟發展奇跡,關鍵在于五大優勢:
一是人才優勢。宜化2011年共擁有本科以上人才5000多名,在崗大學生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全國高校排名前10位的大學生320多人,碩士以上學歷人員300多人。宜化有自己獨特的人才理念,即“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本質是把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大權交到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手中”,現公司副部以上管理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占84%,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占68%。
二是技術優勢。宜化股份公司是全國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宜化技術中心為國家級技術中心。宜化集團有18家子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有5家子公司通過國家清潔生產審核。近兩年,宜化開發并實施了300多項新技術新工藝,開發了20多項國家級、省級新產品,申報了200多項發明專利,取得了50多項國家、省、市級重大科技成果,具有極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其中YH粉煤連續成型氣化技術成為世界第一家大規模用于尿素生產的裝置;變壓吸附脫碳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金獎;重介質選礦和雙反浮選技術成功地解決了膠磷礦不能生產磷酸二銨的世界難題。宜化“以人為本的管理變革”被評為全國管理創新二等獎,其獨具特色的比較管理和招競標受到行內好評。
三是品牌優勢。宜化集團擁有兩個馳名商標、四個中國名牌、八個國家免檢產品:“宜化牌”、“金沙及圖”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主導產品“宜化”牌尿素、“楚星”牌磷酸一銨、“紅雙環”牌純堿、“紅雙圈”牌氯化銨成功榮登“中國名牌”榜;“宜化”牌NPK、“宜化”牌尿素、“宜化”牌燒堿等均為國家免檢產品,企業相繼通過了質量(ISO9001)、環境(ISO14001)、職業健康安全(OHSAS18001)三體系認證。
四是資源優勢。“化工行業,資源為王”。內蒙古天然氣資源富集,宜化通過控股鄂爾多斯聯合化工,毗鄰國內第二大油氣田蘇格里氣田建成年產60萬噸合成氨、104萬噸尿素工程,高點介入天然氣化工領域。宜昌磷礦資源豐富,宜化通過成功并購楚星,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磷復肥生產基地。湖北應城、重慶萬州是全國著名的鹽資源聚集地,宜化入主雙環、索特,將其打造成全國最大的鹽化工生產企業。為保持煤化工的優勢,宜化近兩年還相繼獲得了在內蒙、山西、重慶、湖南、貴州、新疆等區域的煤礦開采權,在更大的領域實現資源產業化,擁有了足以支撐企業百年發展的資源。并在此基礎上,依托產業優勢,打破煤、磷、鹽化工三足鼎立的格局,大力進軍商貿、房地產、機械制造、金融等新領域,實現了由重化工領域向低碳經濟領域的華麗轉身。
五是文化優勢。宜化文化是宜化集團內部員工共享,并影響企業內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非正式的價值觀和規范。實事求是是我們的思想路線,從嚴治廠是我們的管理理念,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工作作風,爭創一流是我們的工作標準。因為有了核心價值觀,宜化構建了和諧的人際關系,建立了人人都可以批評的文化;因為有了核心價值觀,“雙百”目標成為宜化人共同的文化愿景,成為宜化人奮進的源動力;因為有了核心價值觀,宜化以最低的價格,購買到最好的原料,生產出成本最低、質量最好的產品,再賣出最好的價格。 在“十一五”期間,宜化集團將全面踐行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把煤化工、磷化工、鹽化工、天然氣化工和礦山開發做大做強。煤化工和天然氣化工建成年產1000萬噸尿素、300萬噸甲醇、100萬噸硝銨、20萬噸多元醇的規模,成為中國最大的煤和天然氣化工生產企業;磷化工建成年產500萬噸磷復肥、10萬噸濕法磷酸基地,成為中國最大的磷化工生產企業;鹽化工建成年產200萬噸純堿、100萬噸燒堿、100萬噸PVC生產能力,成為中國最大的鹽化工生產企業;十一五”,宜化集團以輝煌的業績完美收官。“十二五”開局,宜化人又昂首闊步向1000億發起沖刺!“十二五”期間,宜化集團將繼續全面踐行科學發展觀,運用宜化文化核心的“五項措施、六大任務和七大法寶”管理思想,圍繞化肥、化工、農藥、電力、釀酒、金融、商貿、礦山開發、房地產開發、化工機械制造等重點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化肥建成年產1000萬噸尿素、500萬噸磷復肥、500萬噸氯化銨、100萬噸硝銨的規模,成為世界最大的化肥生產企業;化工建成年產300萬噸甲醇、20萬噸多元醇、500萬噸純堿、200萬噸燒堿、300萬噸PVC生產能力,成為中國最大的煤、磷、鹽化工生產企業;礦山開發建成煤礦開采能力1000萬噸/年、磷礦開采能力1000萬噸/年規模;商貿建成營業額300億/年規模;房地產開發建成銷售額100億元/年規模。
“積跬步以致遠,納百川而自華”,宜化人將向著“中國百強、百年宜化”的目標奮勇前進!,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
甲酸鈉的生產工藝
反應原理
制法:一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在160~200℃和2MPa壓力下反應生成甲酸鈉,然后經硫酸酸解、蒸餾即得成品甲酸。
工藝流程簡述
本工程使用焦炭為原料,經造氣除塵、水洗、脫碳、再除塵等工藝,取得工藝所需的一氧化碳氣體,再經加熱加壓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甲酸鈉溶液,后經蒸發、分離、干燥生成固體產品甲酸鈉。各崗位的說明如下:
1、造氣
將焦炭用電動葫蘆提升至造氣爐上部,從造氣爐爐口加焦炭至爐內,焦炭在爐內與風機引(送)進的空氣不充分燃燒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氣等混合氣體。
主要反應方程式為:
C+O2——–CO2+Q
CO2+C——-2CO-Q
2C+O2——–2CO+Q
2、凈化
從造氣爐來的混合氣體進入旋風除塵器出去混合氣體夾帶的大部分固體小顆粒,后進入洗氣塔,洗氣塔以水為洗滌液,進一步除去混合氣體中的固體顆粒,再進入堿洗塔以氫氧化鈉溶液為循環吸收液,脫除混合氣體中的部分二氧化碳氣體,再經旋液分離器分離出來氣體夾帶的水分進入靜電除塵器,通過靜電除去剩余的固體小顆粒,再次凈化混合氣體。
凈化工序主要反應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CO2+NaOH————NaHCO3
3、壓縮
凈化后的混合氣體進入壓縮機進行兩段壓縮,提壓至2.0~2.2Mpa,經油水分離器進入混合器,與從預熱器來的堿液混合,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堿液與大部分二氧化碳氣體反應,基本除去了二氧化碳,取得工藝所需的一氧化碳氣體。
壓縮工序主要反應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CO2+NaOH————NaHCO3
4、合成
從上一工序來的一氧化碳氣體和氮氣加熱至140~150度進入合成反應器,在合成反應器中一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甲酸鈉溶液,甲酸鈉溶液和氮氣及微量一氧化碳氣體等混合物經卸壓后經入旋液分離器進行氣液分離,甲酸鈉溶液用泵打入儲罐待用,混合氣體排入大氣。
合成工序主要反應方程式:
CO+NaOH——–HCOONa
CO2+2NaOH——–Na2CO3+H2O
5、蒸發分離
儲罐內的甲酸鈉溶液用泵輸送到蒸發器,用油爐來的導熱油加熱,蒸發掉大部分水分,形成含量70~80%甲酸鈉溶液,后用泵輸送到離心機,離心機干得到5%左右的甲酸鈉。
6、包裝
離心后的甲酸鈉溶液用熱風吹到熱風干燥器干燥,取得合格的甲酸鈉產品,進行包裝。 由于主產品是甲酸鈉,一般認為該工藝是專業生產甲酸鈉的工藝。 優點是:由于不含有其他醇類,生產甲酸收率高。該工藝純度在97%以上的色度也比較好, 出口量較大。
生產廠家:東營順通,山西平原等。 一種是傳統生產新戊二醇的歧化工藝生產的。 優點:含新戊二醇高。由于價格低,顏色黑,大部分廠家提完新戊二醇后生產甲酸。 生產廠家:山東永流,山東東辰,淄博少華等。
另一種是歧化改進工藝生產的,又稱為新戊二醇甲醇工藝。(國內,山東省化工研究院獨自開發研制。在國際上,這也是我國獨有技術。)優點:顏色白,含量高,且不宜結塊,適用領域廣。出口量大。生產廠家:濟南艾孚特,山東康特維業。 一種是傳統工藝生產的。優點:價格低,顏色淡黃色。 生產廠家:湖北宜化,瑞陽化工等。
一種是傳統工藝生產的基礎上提純的。優點:顏色較白,含量高,出口量大。生產廠家:云天化。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不慎與眼睛接觸后,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征求醫生意見。
S37/39Wear suitable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戴適當的手套和護目鏡或面具。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
天然氣(甲烷)化肥生產化肥的工藝是什么?有小型化設備嗎?效率如何?
合成氯甲烷的生產工藝很多,其中甲烷氧氯化法制氯甲烷和甲烷綜合法氯化法制氯甲烷的生產工藝較為普遍。這些方法,生產過程中收率低、副產品多,原材料消耗和動力消耗大。如甲烷綜合生產,每噸氯甲烷耗天然氣2006標準立方米,氯6960公斤,且工藝流程長、設備復雜,工業化生產穩定差,這種生產工藝現已淘汰。
湖北宜化集團是不是國有企業?
1、湖北宜化是國企,即國家控股上市股份制企業。
2、湖北宜化的前身是創建于1977年的湖北宜昌地區化工廠。1992年,作為中國第一批股份制規范化改制試點企業之一,改制為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1635萬股人民幣普通股。
并于1996年8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我國第一家氮肥類上市公司,被譽”中國氮肥第一股”。公司目前的股本結構為:總股本213880370股,其中國有股62875822股,占總股本的29.40%。
擴展資料:
宜化創造經濟發展奇跡,關鍵在于優勢:
一是人才優勢。宜化共擁有本科以上人才4000多名,在崗大學生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全國高校排名前10位的大學生320多人,碩士以上學歷人員300多人。
宜化有自己獨特的人才理念,即“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本質是把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大權交到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手中”,現公司副部以上管理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占82%,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占62%。
二是技術優勢。宜化技術中心為國家級技術中心。近兩年,宜化開發并實施了300多項新技術新工藝,開發了20多項國家級、省級新產品,申報了200多項發明專利,取得了50多項國家、省、市級重大科技成果,具有極強的自主創新能力。
其中YH粉煤連續成型氣化技術成為世界第一家大規模用于尿素生產的裝置;變壓吸附脫碳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金獎;重介質選礦和雙反浮選技術成功地解決了膠磷礦不能生產磷酸二銨的世界難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湖北宜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