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施用生物有機肥的幾種方法,確定不看嗎
1.微生物肥料對土壤條件的要求
微生物肥料對土壤條件要求嚴格。施入土壤后,需要一個適應、生長、繁殖的過程。
2.微生物肥料的適宜施用時間
微生物肥料適宜的施用時間是清晨和傍晚或陰天無雨,可以防止陽光中的紫外線消滅微生物。
3.高溫干旱條件下應避免使用微生物肥料。
高溫干旱條件下應避免使用微生物肥料,施用微生物肥料時應注意溫濕度的變化。在高溫干旱條件下,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會受到影響,其功能無法充分發揮。要結合覆土、澆水等措施,避免微生物肥料陽光直射或因水分不足難以發揮作用。
4.微生物肥料不能長期浸泡在水中,要干濕交替。
微生物肥料不能長時間浸泡在水中,要干濕交替灌溉,促進生物菌的活動。土壤嚴重干旱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微生物肥料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50%~70%。
5.微生物肥料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肥料混合使用。
微生物肥料可以單獨施用,也可以與其他肥料混合施用。但是,微生物肥料不應與未腐熟的農家肥混合使用。與未腐熟的有機肥混合,微生物會被高溫消滅,影響肥效。同時也要注意避免與過酸或過堿的肥料混合使用。
6.微生物肥料應避免與農藥同時使用。
微生物肥料應避免與農藥一起使用。化學農藥會不同程度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甚至消滅微生物。不要用混有殺蟲劑和殺菌劑的工具裝載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不宜長期存放,拆封后應及時施用。打開包裝后,可能會有其他菌侵入,改變微生物菌群,影響其使用效果。
7.避免盲目施用微生物肥料。
應避免盲目施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主要提供有益的微生物群落,而不是礦物質養分。微生物肥料不能完全替代化肥。微生物肥料都有其適用的土壤條件、作物類型、耕作方式、施用方法和用途,用量等。只有掌握了這些技術,才能達到增產的效果。
8.注意微生物肥料效果的影響因素。
微生物肥料的效果受其自身因素的影響,如肥料中有效菌的數量、活性大小等質量因素。還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制約,如土壤水分、有機質、pH值等。
如何施用生物有機肥
生物有機肥根據作物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施肥方法,常用的施肥方法有:
撒施法:結合深耕或在播種時將生物有機肥均勻地施在根系集中分布的區域和經常保持濕潤狀態的土層中,做到土肥相融。
條狀溝施法:條播作物或葡萄、獼猴桃等果樹,開溝后施肥播種或在距離果樹5厘米處開溝施肥。
環狀溝施法:蘋果、桃、柑桔等幼年果樹,距樹干20–30厘米,繞樹干開一環狀溝,施肥后覆土。
放射狀溝施:蘋果、桃、柑桔等成年果樹,距樹干30厘米處,按果樹根系伸展情況向四周開4–5個50厘米
長的溝,施肥后覆土。
穴施法:點播或移栽作物,如玉米、棉花、西紅柿等,將肥料施入播種穴,然后播種或移栽。
拌種法:玉米、小麥等大粒種子,用4公斤生物有機肥與畝用種子量拌勻后一起播入土壤;油菜、煙草、蔬菜、花卉等小粒種子,用1公斤
生物有機肥與畝用種子量拌勻后一起播入土壤。
蘸根法:對移栽作物,如水稻、西紅柿等,按生物有機肥加5份水配成肥料懸濁液,浸蘸苗根,然后定植。
蓋種肥法:開溝播種后,將生物有機肥均勻地覆蓋在種子上面。
希望益加益可以幫到你
生物有機肥施肥技巧有哪些?
基肥(底肥)施用
基肥,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種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在翻耕時,將有機肥均勻施入,隨著翻地將肥料翻入土中,這種方法簡單,易操作,能夠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的目的,但于其均勻施入土壤,不能全部甚至大部分接觸根系從而被根系利用,因此,肥料利用率這勢必造成多余的浪費,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其次也容易產生土壤障礙。因此該方法比適合于種植密度大的作物。
追肥施用
有機肥用作追施的方法有土壤深施和根外追肥兩種。土壤深施一般將有機肥施在根系密集層附近,施后覆土,以免造成養分揮發損失。根外追肥是將堆肥與10倍的水混合均勻,靜置后取其上清液,借助噴霧器將肥料溶液噴灑在作物葉面,以供葉面吸收。
用作種肥
種肥的使用方法有多種,如拌種、浸種、條施、穴施等。拌種是用少量的清水,將有肥溶解或稀釋,噴灑在種子表面,邊噴邊拌,使肥料溶液均勻地沾在種子表面,陰干后播種的一種方法。浸種是把肥料溶液溶解或稀釋成一定濃度的溶液,按液種1:10的比例,把種子放入溶液中浸泡12~24h,使肥料液隨水滲入種皮,陰干后隨即播種。開溝或挖穴后將肥料施入耕層3~5cm的溝、穴中,再在肥帶附近播種,種肥距保持在3cm以上。用作種肥肥料要求養分釋放要快,不能過酸、過堿,肥料本身對種子發芽無毒害作用,堆制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是很好的種肥。
用作育苗肥
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分釋放均勻,養分全面,是育苗的理想肥料。一般以10%的發酵充分的發酵有機肥料加人一定量的草炭、蠅石或珍珠巖,用土混合均勻做育苗基質使用。
有機肥全層施肥與集中施肥全層施入是將有機肥撒滿地表,通過耕地使有機肥施入全土層中,這種施肥方法在有機肥較多(每畝4000~6000kg)或者作物密度較大的情況下可以應用。集中施入土壤中就是通過開溝把堆肥施入作物的根系附近,這種施肥方法在肥料較少(每畝1500~3000kg)和土壤肥力比較低的情況下,值得采用。
生物有機肥的施用方法有哪些
有機肥施肥方式完整指南
基肥(底肥)施用
基肥,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種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在翻耕時,將有機肥均勻施入,隨著翻地將肥料翻入土中,這種方法簡單,易操作,能夠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的目的,但于其均勻施入土壤,不能全部甚至大部分接觸根系從而被根系利用,因此,肥料利用率這勢必造成多余的浪費,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其次也容易產生土壤障礙。因此該方法比適合于種植密度大的作物。
追肥施用
有機肥用作追施的方法有土壤深施和根外追肥兩種。土壤深施一般將有機肥施在根系密集層附近,施后覆土,以免造成養分揮發損失。根外追肥是將堆肥與10倍的水混合均勻,靜置后取其上清液,借助噴霧器將肥料溶液噴灑在作物葉面,以供葉面吸收。
用作種肥
種肥的使用方法有多種,如拌種、浸種、條施、穴施等。拌種是用少量的清水,將有肥溶解或稀釋,噴灑在種子表面,邊噴邊拌,使肥料溶液均勻地沾在種子表面,陰干后播種的一種方法。浸種是把肥料溶液溶解或稀釋成一定濃度的溶液,按液種1:10的比例,把種子放入溶液中浸泡12~24h,使肥料液隨水滲入種皮,陰干后隨即播種。開溝或挖穴后將肥料施入耕層3~5cm的溝、穴中,再在肥帶附近播種,種肥距保持在3cm以上。用作種肥肥料要求養分釋放要快,不能過酸、過堿,肥料本身對種子發芽無毒害作用,堆制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是很好的種肥。
用作育苗肥
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分釋放均勻,養分全面,是育苗的理想肥料。一般以10%的發酵充分的發酵有機肥料加人一定量的草炭、蠅石或珍珠巖,用土混合均勻做育苗基質使用。
有機肥全層施肥與集中施肥
全層施入是將有機肥撒滿地表,通過耕地使有機肥施入全土層中,這種施肥方法在有機肥較多(每畝4000~6000kg)或者作物密度較大的情況下可以應用。集中施入土壤中就是通過開溝把堆肥施入作物的根系附近,這種施肥方法在肥料較少(每畝1500~3000kg)和土壤肥力比較低的情況下,值得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