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施肥的原則和方法是什么?
(1)施肥的原則:首先要明確施肥的主要目的,根據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如以增加苗木營養為主時,要集中、分層、適時、適量,搞好四個結合,包括遲效肥與速效肥相結合,有機肥和礦質肥相結合,基肥與追肥相結合,氮、磷、鉀和其他營養元素相結合。以改良土壤物理性質為主時,以有機肥料為主,充分腐熟,全面、足量、達到肥、土相融。以改變土壤酸堿度為目的時,要對癥下藥,甚至可使用不含肥料三要素的物質,如用石灰來改變酸性土,用硫磺、石膏來改良堿性土等。
其次要考慮環境條件與苗木特性。環境條件主要是指氣候條件(包括生長期的長短、各個時期溫度的高低、降水量的多少和分配狀況,以及苗木越冬時的氣候條件等)和土壤條件(包括土壤的質地、結構、土壤的酸堿度、土壤養分狀況等)這些條件是確定施肥次數,施肥量,施什么肥,什么時候施肥和如何施肥的依據。而且也直接影響著施肥效果。施肥還應考慮苗木特性,不同的苗木種類,同種苗木的不同年齡,以及同齡苗木的生長發育時期所需肥料的種類和數量也各不相同,必須做到因苗制宜,因時制宜。如在施肥種類上,豆科苗木可少施氮肥,多施磷肥,而一般苗木可多施氮肥。在苗木不同發育時期中,幼苗期多施磷肥,速生期多施氮肥,后期多施磷、鉀肥。在所需養分的數量上,一般闊葉樹兩年生苗比一年生苗可大3~5倍。此外,苗木密度愈大,需要肥料也多。
最后,還要考慮肥料的特性和節約的原則。要合理施用肥料,必須了解肥料本身的特性及不同土壤上對苗木的反應以及是否符合節約的原則。如磷礦粉來源廣,成本低,肥效長,在南方酸性土壤上使用很有價值,但在北方石灰性土壤上則不適宜。氮肥要集中使用,少量氮肥在土壤中往往沒有顯著的增產效果。磷、鉀肥只有在氮肥充足的情況下使用,才能發揮肥效。有機肥和磷肥的肥效長,往往一年以后還有一定肥效。因此,施肥要考慮前一、二年施肥的種類等。此外,試驗證明:只有在肥力較差的土壤上,施肥效果最明顯;在肥力中等的土壤上,施肥效果中等;而在肥力最高的土壤上,施肥效果最差。這說明并非施肥越多越好,而是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措施配合下,有一定的用量范圍。為了改良土壤,雖然可加大有機肥及綠肥的用量,但也應根據需要與可能,作出合理安排。以能造成土肥相融,肥沃疏松為度。過量使用有機肥或化肥,都不符合節約原則,而且將使土壤溶液濃度加大,因滲透壓過高而使苗木遭致灼傷而死亡。
為了提高施肥效果,生產上常把幾種肥料混合施用。合理混合,可提高各種肥料的利用率。如遲效氮、磷與有機肥料混合作基肥,能減少磷被土壤吸收和氮被淋溶。對不宜混合的肥料,混合后肥分又易損失,如人糞尿與草木灰混合,人糞尿中的銨會分解揮發。
根據生產經驗和研究資料,播種苗施肥量,按肥料中有效養分含量計算:闊葉樹每667米應施肥1.5~2.5千克,五氧化二磷3.5~6.5千克,氧化鉀1.5~2.5千克。針葉樹施肥量可按上述標準將氮增加30%~50%,磷的施用量減少30%~50%,鉀的施用量不變。移植苗的施肥量是:氮每667米8千克,磷10千克,鉀8千克。按照每667米所需施用營養元素的數量和肥料中所含有效元素數量,即可計算出每畝實際應當施肥的數量。
(2)施肥的方法:這里只介紹基肥和種肥的使用方法。追肥使用方法在苗木撫育部分講述。
基肥是播種前施用的肥料。用作基肥的肥料,主要是有機肥和不易被土壤固定的礦質肥料。如硫酸銨、氯化鉀等。也可以施用過磷酸鈣,但應與有機肥混合漚制后再施,以免與土壤直接接觸,使有效磷為土壤所固定。為了調節土壤酸堿度,石灰和硫磺也可隨基肥一起施用。
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以免灼傷幼苗并帶來雜草種子、病原菌和蟲害。一般每667米施餅肥100~150千克,或廄肥、堆肥4000~5000千克。
通常施用有機肥料,大都是全層施肥。即在第一次耕地前將肥料均勻撒在地面,通過翻耕把肥料埋入耕作層中。而施用餅肥,顆粒肥料和草木灰作基肥時,可在作床前將肥料撒在地面,通過淺耕埋入耕作層的中、上部,達到分層施肥的目的。
種肥是播種時施用的肥料,主要是供給幼苗生長初期的需要。一般靠近種子,或和種子混合播。種肥多用顆粒磷肥。為了中和游離的磷酸,施用時可加入15%~20%的草木灰。
苗木種植一般用什么肥料
1.苗木用肥
肥料通常分為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兩大類。
有機肥料又稱農家肥。包括人畜糞尿、堆肥、綠月巴、泥炭(草炭)、腐殖質肥料等。其特點是種類多、來源廣、養分完全,不僅含有豐富的大量元素氮、磷、鉀,還含有微量元素、激素和抗生素等,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質,肥效釋放緩慢而持久,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觀賞苗木質量和產量不可缺少的肥料。
無機肥料又稱化學肥料。包括氮肥(硫酸銨、碳酸氫銨、硝酸銨、尿素)、鉀肥(氯化鉀、硫酸鉀、磷酸二氫鉀)、磷肥(過磷酸鈣、磷銨)、微量元素肥(硫酸亞鐵、硼酸)。其特點是所含氮、磷、鉀等營養元素都以無機化合物的狀態存在,養分單一、‘含量高、肥效快、體積小、便于運輸,且清潔衛生,使用方便。
施用前必須了解各種肥料的性質及樹種吸收養分的特性,才能合理施肥,提高苗木生長質量,節約肥料成本。長期單一使用無機肥料會使土壤板結,最好配合有機肥施用。
2.苗木基肥施肥方法
基肥苗圃地的土壤肥力一般較差,為了改良土壤,基肥是不可缺少的,沙土地更需要。一般常以廄肥、堆肥、油餅或糞肥等有機肥料作基肥,并多在整地前撒施,翻人耕作層中。
將過磷酸鈣等與有機肥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施用的有機肥必須經腐熟發酵,否則會發生肥害。基肥的施用量應視土質肥力狀況和植物種類而定,一般每100平方米的苗圃地宜施基肥150~200千克。
苗木生長該如何追肥?
植物的生長需要不斷地從土壤中吸收營養元素,但土壤中的營養元素是有限的,隨著植物的生長會逐漸減少。所以要想長得好,必須給土壤增加營養,以供給植物花、葉、果實的正常生長發育。施肥也是有方法的,什么時候施肥、施什么肥、施多少都是有講究的,今天小編主要為大家科普苗木施肥的知識。
肥料種類
A.根據施肥時期可以分為基肥和追肥
基肥是植物休眠期或植物移栽之前施的肥料,是植物生長營養的主要來源,就好比人每天要吃一定熱量的食物維持身體的各項機能,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品。
追肥是在植物生長期施的肥料,目的在于促進植物枝葉繁密、花朵鮮艷、果實飽滿,類似于人類為了營養均衡補充的食物。
B.根據肥料的成分種類可以分為有機肥和無機肥
有機肥:來源于動物的代謝物或植物殘體,是自然界存在的天然肥料,成分復雜,但營養豐富,是生態建設的優選肥料,有點類似于中藥。
無機肥:是經過加工處理后的化學肥料,成分單一,見效快,類似于西藥。
C.根據植物生長所需可以將肥料分為氮肥、磷肥、鉀肥等
氮(N)肥:也稱葉肥,促進植物生長迅速,枝葉繁茂,葉色濃綠。
磷(P)肥:也稱花果肥,促進花芽分化和孕蕾,使花朵色艷香濃,果大質好,還能促進植株生長健壯。
鉀(K)肥:也稱根肥,它能使莖干、根系生長茁壯,不易倒伏,增強抗病蟲害和耐寒能力。
復合肥:根據作物對氮、磷、鉀需求比例不同而混配。
施肥的方法
包括土壤施肥、葉面施肥、樹干注射。土壤施肥中最常用的是溝施法、撒施法和灌溉式施肥,都很常見不多贅述,這里主要討論一下葉面施肥和樹干注射。
葉面施肥
在植物根部吸收養分受到限制,葉面施肥就派上用場,而且葉面施肥見效更快,如苗木剛移栽時根系尚未適應,可通過葉面施肥的方式迅速補充營養。還有一些喜肥的地被花卉,如:唐菖蒲、翠菊、石竹、紫羅蘭、百日草、風信子、花毛茛、姜花、美人蕉等,也常采用葉面施肥的方式快速補充營養。
樹干輸液
如果樹木生病了,營養運輸受到了阻礙,你還指望它能通過根系和葉面吸收營養嗎?而樹干注射就是在植物虛弱的時候為其補充營養。
那么苗木施肥究竟怎么施,施多少呢?這個問題恐怕都可以寫一本教科書了,因為不同苗木種類的生長特點各異,施肥方法和用量自然就不同,這里主要總結一下施肥過程中常見的幾個問題。
施肥常見問題
1、薄肥多施。“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施肥絕對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施多了植物吸收不了,浪費肥料。生長快速、開花多的苗木最好每年都施一次基肥,開花后可少量多次追施氮磷鉀肥。
2、氮肥不可亂施。雖然植物對氮肥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并不是什么時候都能施。秋季苗木生長發育停止時,再繼續施用氮肥,會使莖葉徒長,苗木難以最后成熟,會導致莖葉柔弱,易遭病蟲為害。
3、不要靠近樹干施肥,否則容易發生燒根現象。土埋或撒施法施肥后,必須及時適量灌水,施有機肥一定要發酵充分腐熟。
4、根據土壤的酸堿度施肥。喜酸性土壤的植物如:山茶、杜鵑、桂花、八仙花等,可多施腐殖質肥,在追肥中適當增施硫酸亞鐵。
苗木施肥時間和方法
、條溝施肥法
這種施肥方式主要是在樹木兩側行間進行挖溝施肥,一般開挖的位置會選在樹冠垂直投影的外緣,開挖一個大約深30-50公分,寬30-40公分的條溝,長度不超過樹冠的直徑。這種方式施肥肥料能夠深施到土壤中去,能夠提高果樹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并且肥效持久性長。
2、放射溝(輻射狀)施肥法
顧名思義,這種施肥方式就是以樹木為中心,向外輻射,開挖5-8條的放射狀溝,溝寬與溝深以肥料的多少來定,這種施肥能夠能夠疏松改良土壤狀況,能促進根系吸收,而且不容易傷及果樹根系。不過這種施肥主要適于成年樹,而密植的樹不宜用。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年施肥時,溝的位置應錯開。
3、環狀(輪狀)施肥法
環狀(輪狀)溝,就是以樹木為中心,圍繞樹冠外緣投影,挖一條環形溝,大約寬40cm,深20cm,然后進行施肥覆土處理,這樣的施肥方式主要適用于樹齡在5年以內的幼樹,能夠促進肥料深入土壤,肥料利用率比價高。
4、穴位施肥法
所謂的穴位施肥法,就是在樹冠外緣投影周邊進行挖穴施肥,一般每棵樹可以挖上10個左右的施肥穴,挖穴的大小大概是穴深30公分,穴直徑30公分,如果施肥量大時可以適當的溝可挖寬挖深一些。這種施肥方式主要適用于植密度大的苗木林,傷根少,肥料使用后具有比較好的速效效果。
5、全園施肥法
這種施肥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將肥料全園鋪撒開來,然后再使用耬耙等進行全園旋耕或者翻土,此法比較適合在密植樹、或是根系稠密以及成年樹使用,施肥面積大,利于根系吸收。不過全園施肥法也是一些的缺陷就是肥料利用率比較低、用肥量比較大。同時,還可能造成根系上浮,導致樹木的抗旱和抗凍害能力降低。
苗圃施肥是什么?
(nursery fertilizing)
(繆美琴)
為苗木提供所需養分的措施。施肥可以促進苗木生長,縮短育苗期限,提高苗木質量,增加合格苗木產量。苗圃要做到合理施肥,必須根據所培育的樹種的苗木特性以及對苗木質量的要求,同時要考慮苗圃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正確地確定肥料種類、施肥方式、施肥量、施肥時間。
肥料種類
主要分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兩大類。有機肥料主要由植物殘體及動物排泄物構成,如廄肥、堆肥、綠肥、餅肥、人糞尿、塘泥等。無機肥料由無機物質組成,如硫酸銨、尿素、過磷酸鈣、磷礦粉、氯化鉀、石灰、草木灰等。應充分利用當地條件,廣泛使用有機肥料,必要時適當使用無機肥料。無機肥料主要以氮肥、磷肥和鉀肥三大類為主,此外,還有微量元素肥料。總的來說,最好施用氮、磷、鉀完全肥料,這既有各元素的單獨效應,又有相互作用的增效應。但在一定條件下,也常以某種肥料為主。施用氮肥在苗圃中常占重要地位,因為苗木是營養生長為主,對氮需要較高,而耕作土壤中全氮量大都很低(多在0.1%以下)。但是,施用過量速效氮肥,常使苗木組織疏松,干物質含量低,苗木抗旱抗寒的能力降低,從而導致造林成活率下降。所以,適當的時期,要配合上鉀肥和磷肥。豆科樹種的苗木大多有根瘤,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而磷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根瘤的發展,因此,這類苗木對磷肥的要求較高而對氮肥的需求較低。
施肥方式
按肥料施用的目的不同,可以分為基肥、種肥和追肥三種方式。每種施肥方式又可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①基肥:在播種或移植前施用。目的在于保證長期、不斷地供應苗木所需養料,并改良土壤。通常將肥料均勻撒在土壤表面,在耕翻時便被埋入土壤中。基肥以遲效性有機肥料如堆肥、廄肥、綠肥等為主,但是為了調節各種養分的適當比例,以及考慮到磷、鉀肥在土層中不易移動的特點,也可加入少部分速效氮肥和大部分磷鉀肥。②種肥:播種或扦插、移植時施用。目的是供給苗木初期生長發育對養料的需要。種肥用速效性肥料,應施在苗木初期根系分布最多的土壤層次,但濃度不能過高,以顆粒肥料較為適宜。有些容易灼傷種子或幼苗的肥料,如尿素、碳酸氫銨、磷酸銨等,不宜用作種肥。一般將硫酸銨、過磷酸鈣或細菌肥料與篩過的腐熟堆肥、廄肥等混合,采取拌種、蘸根或施入播種溝、播種穴。也有采用微量元素或胡敏酸肥料稀溶液浸種等方法施用。③追肥:在苗木生長期間施用。目的在于及時補給苗木生長旺盛時對養分的大量需要,以提高苗木質量和合格率。為了施用得均勻,一般都先加幾倍細土拌勻,或加水溶解稀釋后使用。施用方法有撒施、條施和澆灌等。追肥以施氮肥(化肥或人糞尿等)為主,后期也有施用磷、鉀肥作追肥的。有的將水溶性肥料的低濃度液噴施于苗木葉面等地上部分,稱為根外追肥。其優點是用量少,見效快,可避免肥料被土壤固定或淋失,但不易滿足苗木對養分的要求,因此,只能作為補給營養的輔助措施,不能完全代替土層根際施肥。
施肥量
苗圃施肥量雖然在理論上可以根據苗木必需的肥料要素量與土壤中肥料要素天然供給量的差數,再結合所使用的肥料種類和肥料的吸收率等因素來確定,但由于缺乏許多基礎資料,目前還不能作出精確的計算。一般根據生產經驗,在了解苗木、土壤、肥料等情況的基礎上,綜合有關因子來確定。中國多數苗圃十分重視施足基肥,有些苗圃甚至很少使用追肥,完全依靠大量基肥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在肥力般的土壤上,還是以基肥、追肥相配合較為適當。
施肥時間
要根據苗木的生長規律,特別是苗木從土壤中吸收養料的季節動態,通過田間試驗和總結生產經驗來確定合適的施肥時間,以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和獲得良好的施肥效果。一年生苗木的追肥時間通常在夏季,把速效氮肥分成多次施入,以滿足苗木旺盛生長時期對養料的大量需要。有些地區在秋初也施用磷、鉀作后期追肥,以滿足后期苗木直徑生長時的需要,促進苗木木質化和增強抗逆性。中國苗圃追施氮肥的時間一般不遲于8月份。但生長期長的苗木,以及在無霜期很長或基本無霜的地區,追施氮肥的時間可適當延長。移植苗和留床苗的追肥時間有所不同,容易發根的某些闊葉樹種(特別是扦插苗),移植后不久追肥就有效果,而有些針葉樹移植后不久施追肥往往不起作用,甚至會帶來不良影響。對留床苗來說,由于在土壤中已形成完整的根系,在其生長期進行追肥,會有良好的效果。
參考書目
南京林產工業學院土壤教研組編:《苗圃施肥》,農業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