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有哪些?
年產粒狀有機肥1-3萬噸技術及工藝
設計年生產粒狀有機肥1-3萬噸。生產線按5~15t/ h 生產能力設計,采用轉盤造粒工藝。有機肥產品含水率為20 % ,畜禽糞便含水率平均按60-80 %計,輔料含水率按30 %計,堆肥過程干物質消耗率按8 %計。輔料主要包括風化煤、油頁巖、秸稈、食用菌廢基料、鋸末、藥渣、污泥等。
一、畜牧養殖場產糞量估算
(1)、牛場 成年牛日產糞35 kg ,育成牛21 kg ,犢牛三頭按一頭育成牛計算。平均存欄每頭6噸∕每年計算。
(2)、羊場 成年羊日產糞2. 7 kg ,育成羊2. 3kg ,羔羊三只按一只育成羊計算。平均存欄每頭0.7噸∕每年計算。
(3)、豬場 成年豬日產糞7~11 kg。按每天8 kg 計算, 平均存欄每頭2.4噸∕每年計算。
(4)、雞場 成年雞日產糞0. 15 kg,平均存欄每千只4.5噸∕每年計算,
二、堆肥生產技術過程
目前利用畜禽糞堆腐生產有機肥多采用好氧堆肥- 條垛式發酵技術,包括原料預處理、發酵、熟化等工序。即在自然通風條件下,為物料添加復合微生物發酵菌劑,平面條垛式地面堆置發酵。根據物料堆內部溫度,機械控制適時翻堆,后熟階段曝氣發酵與干燥、篩分,生產出粉狀生物有機肥;或根據市場需求造粒生產顆粒狀有機肥(球形顆粒或圓柱狀顆粒) 。
對物料的發酵應在車間或大棚內進行,通過翻堆強制供給氧氣,以利于好氧微生物發揮作用。物料堆一般掌握在高不大于1 m、寬不大于3 m 即可。在堆肥初始階段的1~3 d ,由于物料自身含氧基本可以滿足微生物需要,好氧微生物首先分解易腐有機質,然后吸取其分解有機物的C、N 營養成分,部分營養成分用于微生物自身繁殖,其余營養成分被分解為CO2 和H2O ,同時放出熱量使堆體溫度上升。當溫度處于25~45 ℃時,中溫微生物比較活躍;隨著堆溫不斷升高,當溫度處于45~65 ℃時,高溫微生物如嗜熱菌、放線菌等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中溫微生物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有機質進行更快速的分解,使堆溫迅速上升到60~70 ℃或更高溫度,這時除易腐有機質繼續分解外,部分纖維素和木質素也逐漸被分解,腐殖質開始形成。實踐證明,堆肥溫度在60 ℃以上3 d ,就能殺死物料中的寄生蟲卵、病原菌和雜草種子,達到對其無害化處理的目的;但同時堆肥溫度不宜超過70 ℃,否則就會造成有益微生物菌的休眠甚或死亡。
有機質的降解主要是在上述描述的發酵階段完成的,發酵時間的長短因物料和發酵條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應在10~20 d 完成物料發酵。如果對發酵過程的各種參數能夠進行有效控制,可以提高發酵的效率和產品質量。在此發酵基礎上,隨著堆肥溫度的下降,中溫微生物菌又開始活躍起來,堆肥進入二次發酵,這段時間可以稱之為后陳化階段。這有利于較難分解的有機物全部分解變成腐殖質、氨基酸等比較穩定的有機物質,使肥效大大提高。
三、堆肥生產工序
預前處理
以畜禽糞為主原料,因其含水率高,需添加一定比例含水率低的風化煤、油頁巖、秸稈、食用菌廢基料等作調理劑, 再加入一定比例的菌種,混合調節至合適的含水率(45 %~55 %) 和C/ N 比(15~30) ,混合攪拌均勻,條垛式堆放發酵。
翻堆攪拌
進行翻動攪拌、曝氣工作,使料堆發酵;溫度升高至50~65 ℃后,能有效殺死原料中的病菌蟲卵,并蒸發大量水分。
溫度控制
每天定時檢測發酵料堆內的溫度、水分和堆體通透性情況。發酵過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料堆內有機質的含量、水分、溫度、C/ N比、p H 值會發生變化,所以要定期檢測和進行調節。
翻堆一般遵循“時到不等溫,溫到不等時”的原則,即前期發酵的低溫階段要定時翻堆;中期發酵高溫階段當溫度達到65 ℃左右時,要及時翻堆,使堆溫不至于超過70 ℃。
發酵后處理
物料經高溫發酵后,基本實現無害化,已轉化了大部分可溶性有機物,生化速度漸趨和緩,可以另外垛堆后熟,促進有機物穩定化,并節省發酵場地。二次堆肥垛堆至2 m 高,堆體寬度和長度按車間情況確定,時間在5~7d。定時可在垛堆底部鼓風通氣,必要時用長木棒定期在堆體上扎孔透氣即可。二次堆肥完成有機物完全降解工作,轉變為穩定腐殖質。堆肥發酵腐熟情況,可以根據自檢能力,從物理、化學、生化等幾方面的指標評定。
四、產品生產流程
堆肥和有機肥生產流程見圖1 、圖2 。
圖1 堆肥生產流程圖
五、產品特性和技術指標
外觀 褐色至黑褐色。
氣味 無味或具有酒香的發酵味,無臭味。
主要指標 總養分(N + P2O5 + K2O) ≥4 % ,有機質≥30 %,含水率≤20 %,有效功能菌≥6000萬個∕克。
有害生物數 蛔蟲卵殺滅率≥95 % ,大腸桿菌菌群數≤100 個/ g。
重金屬 有害重金屬含量低于國家標準。
六、廠區規劃及生產設施
遵循環境優化、有利生產、節約用地、便于管理、方便生活和適度美化的原則,在目標場地將儲料場、發酵場、深加工生產車間和辦公區集中規劃。
1、儲料場
按主輔原料配比確定,加之沉淀池,約建500 m2 ;一般為輕鋼夾芯彩板結構廠房。
2、發酵場
含水50 %~60 %的物料,大致3m3 生產1 噸成品肥。因為物料發酵不少于7 d 時間,為保障連續生產,發酵場至少應滿足10 d 生產所需要的物料,發酵場需要容納1000 m3 的物料。發酵場凈占地面積大致為1500 m2 左右。發酵棚一般采用水泥砼柱,鋼結構屋架,陽光板屋頂,滴水高度為4 m。發酵棚的具體長度按地形設計。物料發酵場地用水泥硬化,雨季不蓄水,排水不沖刷物料。有動力供電和自來水供水條件,道路暢通,適合翻堆機行走作業。
3、加工車間 生產線設備占地面積約1000m2 ,房屋高度為4 m ,安裝粉碎、篩分、造粒、烘干、計量、包裝等設備。
4、成品倉庫 按儲存量計為500 t ,面積約600 m2 。
5、其他工程 包括辦公設施、供排水、動力、生活設施等,根據需要和投資酌定。
七、生產設備
包括混合攪拌機1 臺,翻拋機1 臺(1000 m3 / h) ,篩選機1 臺 ,自動包裝機1 臺, 造粒機1 臺(1~2 t/ h) ,粉碎機1臺,叉車1 臺。
八、環境保護方案
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是一個污染源由分散而集中的過程,如果環境保護處理不好,會造成局部環境的惡化。這類項目污染主要有兩方面, ①是原材料自身的臭味; ②是雨季降水滲透對周邊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1、除臭方案
儲料場和發酵場可用微生物除臭劑,用噴霧器直接噴灑在物料表面除臭。微生物脫臭過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有硝化細菌、亞硝酸菌、反硝化細菌、硫細菌等,只要臭氣量不超出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就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維持良好的除臭效果;或者將腐熟物料底墊及覆蓋在原料和未發酵物料上下,也可起到減輕或消除臭味的作用。
2、水土保護方案
用畜禽糞便堆腐有機肥容易產生水土污染,主要因素是糞便自身的含水和雨季降水滲漏。為防止水土污染, ①是夯實地面,使糞便自身含水不滲漏進土地; ②是在儲料場物料四周設置水泥攔水槽,并設置沉淀池。③是及時按比例添加含水量小的吸水輔料,減少污水排出量。
化肥是營養元素,化肥一般是怎么生產出來的?
化肥是營養元素,化肥一般是怎么生產出來的??
一、化肥一般是怎么生產出來的??
對于農民朋友們來說,化肥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東西,化肥是化學肥料的簡稱,它是用一些化學或者是物理元素所制作而成的,一種能夠幫助農作物生長的養料,化肥的種類比較多,平時我們常見到的有磷肥鉀肥復合肥等等,化肥的制作過程就是。把化學元素通過化學以及物理的方式去進行加工,最后形成顆粒狀的肥料,化肥的制作過程已經實現了機械化。首先需要把制作化肥的原材料進行混合攪拌,并且形成一定的合成物,最后再經過過濾以及調整比例,再加入一些輔料,比如說磷酸尿素等等,再制成肥料顆粒,整個過程步驟是非常復雜的,所以化肥的生產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專業的一個過程。
二、對莊稼來說化肥的作用有多大?
土地的肥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說年復一年地種植農作物,那么土地的肥力就會被農作物給完全吸收掉,長此以往,土地就會變得越來越貧瘠,到最后,很可能農作物都沒有辦法獲得良好的收成,化肥在這個時候就能夠有效的解決這樣的問題,給裝甲施化肥之后,農作物能夠茁壯的成長,化肥進入到土壤當中,不僅可以滋養土壤,還能夠給農作物提供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幫助農作物增產增收,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農作物減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化肥的出現讓農作物有了更多的可能,農作物的生長速度也加快了,這樣就在無形當中提升了人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所以對于莊稼地來說,化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三、為什么化肥對人體有害但是還要繼續使用化肥?
現在的人們在購買一些農產品或者是水果蔬菜的時候,會想要去購買一些有機蔬菜,因為大家都知道很多的農作物或者是水果,蔬菜當中有化肥的參與,而化肥是由化學元素所加工而成的,這些化學元素在農作物當中的殘留最終會進入到我們的人體當中,對我們人體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危害,除此之外,化肥還會對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土壤當中的重金屬以及有毒元素也會大大的增加,最終還會導致土壤的酸堿度失衡,所以長期給土地施用化肥,對土地以及我們的人體都有很多的危害,但是化肥的使用卻不能夠停止,因為一旦停止的話,農作物就會減產,有的農作物甚至還會面臨絕收的問題,所以就算化肥對我們人體以及土壤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卻遠遠不能夠抹殺化肥對于我們人類的貢獻,因此化肥一直都在大量的使用,只不過大家都越來越注重去使用一些有機肥料,希望不久的將來所有的農作物都使用有機肥料,不要再讓我們人體為這些化肥的不良影響買單。
化肥的生產過程
化肥的生產過程:
1,工業上采用較多的是加壓中和工藝,加壓中和在0.4~0.5MPa和175~180°C下操作,硝酸濃度為50%~60%。
2,先用氨中和至pH為3~4,以減少氨損失。
3,再加氨調整到pH約為7,得到的硝酸銨溶液濃度為80%~87%。
4,回收的蒸汽用來蒸發液氨或作為真空蒸發硝酸銨溶液的熱源。中和得到的稀硝酸銨溶液,用真空蒸發或降膜蒸發的方法濃縮到95~99%。
5,然后用不同方法造粒。塔式噴淋造粒是應用最廣泛的硝酸銨造粒方法,完成化肥。
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方法是什么?
1.生產工藝流程有機—無機復混肥生產工藝流程如圖4-1所示。
圖4-1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工藝流程圖
2.生產方法(1)原料的預處理:生產復混肥的原料(硫酸銨、尿素、氨化過磷酸鈣、磷酸銨、硫酸鉀、微量元素等)要進行粉碎,造粒不好、肥料混配不均勻,會直接影響復混肥的質量和外觀。保證各種物料粒度小于1毫米。
磷酸銨、氨化過磷酸鈣、尿素可用鏈式粉碎機粉碎(尿素不能用高速磨粉機粉碎,以免溫度高,物料黏度大,粉碎效果差)。硫酸鉀可用高速磨粉機粉碎,也可用鏈式粉碎機粉碎。經粉碎后的物料最好經振動篩篩選后,小于1毫米的物料用來混合造粒,大于1毫米的物料返回再次粉碎。
(2)計量混合:將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化肥精制有機肥料等物料按照擬好的配方輸送到混合機內進行混合,混合機可用滾筒式或立式混合機。混合必須充分,即混即用,不宜混合后放置太久,以免受潮。直徑2米的混合機,轉速24~30轉/分為宜,混合時間30分鐘左右。微量元素肥料用量少,摻混不均勻不僅影響其施用效果,還容易產生肥害,可采取逐級放大摻混。先將粉碎的細微量元素肥料與少量粉碎的有機肥料摻混均勻,再用摻微肥的有機肥料向大量有機肥料中摻混,最后摻入大量元素化肥,混合均勻。
(3)造粒:有機肥料中摻入化肥可形成有機—無機摻混肥,但為了使其物理性狀更好,施用方便,可對其進一步造粒。
①團粒法
造粒:把混合機混合好的物料輸送到造粒機內,再加入選好的黏合劑。物料由于造粒機的轉動翻滾逐漸變大成粒。該工藝造出的粒,光滑、美觀,但對有機物物料的細度要求較高,且有機肥料的加入量有限,一般有機物料總量應小于原料總量的40%為宜。
低溫干燥: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在干燥筒內烘干,脫水,一般熱風溫度在90℃左右(擠壓法除外)。
冷卻:干燥后有機—無機肥料顆粒進入冷卻滾筒中冷卻。篩分、包裝:干燥后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在篩分機內進行篩分,粒徑未達標準的肥料顆粒分離,返回進入原料中,經破碎后重新造粒。粒度合格的進行計量包裝。
②擠壓法:該法是將物料直接擠壓成成品的造粒過程。擠壓法特別適合于熱敏物料的造粒。擠壓法造粒可以看做是干料加蒸氣進行無化學反應的造粒過程。其主要特點是降低能耗,簡化工藝流程,原料產品始終保持干燥狀態,因此可省去團粒法干燥和冷卻工序,避免氮損失,也不存在排放物污染環境的問題。擠壓法設備投資低,有機物料加入比例較大,但形狀或表面光滑度不如團粒法。
化肥是怎么做出來的?
目前,我國各地肥價上漲,農業成本加大。如自制土化肥,可大大降低成本。自制土化肥原料廣泛,方法簡單,經濟實用,其肥效不亞于化肥。現介紹幾種高效土化肥的自制方法: 1、土氨水鮮牛糞50千克,黃豆粉50克,熟石膏粉5千克,密封在25度以下放置3天,對3倍水施用,肥效高于氨水。 2、土硫酸銨人尿50千克、熟石膏5千克、水25千克,混合攪勻,封閉10天后施用,肥效相當于硫酸銨。 3、土復合肥先將過磷酸鈣粉碎過篩,再按100千克過磷酸鈣對120150千克的人尿攪拌均勻后,堆成圓錐形,用3厘米厚的稀泥封蓋嚴密,堆放7天,便可使用,肥效理想。注意不要在低處堆漚,以防浸水。這種土復合肥作底肥、追肥、種肥皆可。作底肥可與廄肥、土雜肥混施;作種肥時不要與種子接觸,防止影響發芽,作追肥時可溝施或坎施,離作物根部1厘米,以防燒苗,施后覆土要嚴。 4、土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與熱水按2∶5的比例,攪拌均勻靜置48小時,過濾備用;草木灰與熱水按6∶15的比例攪拌均勻靜置10分鐘左右,過濾后再將這兩種過濾的溶液混合即成含磷酸二氫鉀的粗制液其效果同磷酸二氫鉀一樣。 5、土氮氨磷復合肥用動物骨骼加工成骨粉,是一種重要的遲效農肥,一般作底肥,有生骨粉和熟骨粉之分。生骨粉是骨頭經簡單蒸煮,除去部分脂肪后粉碎而成的粉末,其中含氮26%,含五氧化二磷1528%。是一種高鏟氮磷復合肥,熟骨粉(又稱脫脂骨粉)是經過溶劑提取脂肪后的骨頭,再經高溫蒸煮后粉碎而成,其中含氮1.55,含五氧化二磷1625%,其肥效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