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降價的背后,廠家和經銷商激烈博弈,農民會是最終受益者嗎?
不管化肥廠家跟經銷商怎么搏,只要化肥降價對農民來說都是有益的。2022年上半年時間,全球化肥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包括我國的化肥漲幅也比較明顯。比如在2021年末,當時尿素價格還只有2270元左右,然后從2022年1月份開始,尿素價格就一路不斷上漲,到了6月初最高峰時期,尿素價格一度達到3000元以上,漲幅超過32%;
鉀肥的漲勢更猛,在2022年年初的時候,氯化鉀的價格還只有3200元左右,但是到6月份最高時期,氯化鉀價格已經飆到5300元以上,漲幅超過50%。只不過最近一個月時間,化肥價格突然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其中尿素價格已經從最高峰時期的3200元左右每噸,下降到目前的2500元左右每噸,降幅超過21%;而鉀肥價格也從6月最高點的5300元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870元左右;此外氮肥、磷肥降幅也達到1000元左右,這個降幅還是比較明顯的。而這一段時間,化肥價格之所以出現明顯下降,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生產成本下降。2022年上半年,在原油等一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之下,國內化肥生產成本也一路水漲船高,化肥進口成本也有了明顯的上升。但是最近一個月時間因為受到美聯儲加息等一些事件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有了明顯的下跌,目前原油價格已經從110美元左右下跌到95美元左右,在原油大幅下跌之后,對應的化肥的生產成本也有了明顯的下降。
第二、化肥產能增加。前段時間價格快速上漲,但是整體化肥市場需求比較旺盛,所以廠家根本不愁化肥賣不出去。這時候很多廠家就開始擴產,很多化肥廠的產能都有了明顯的提升,目前有很多化肥廠的庫存都比較高,這段時間有很多廠家都在售賣庫存量,而不是新的產能。所以在生產成本下降,而去庫存壓力比較大的背景之下,很多化肥廠家也開始降低價格,這也是導致過去一段時間化肥價格出現明顯下降的重要原因。
在化肥價格紛紛下降的背景之下,廠家和經銷商確實會產生很大的博弈。
在這些化肥廠家不斷擴展的情況下,為了把產能銷售出去,他們都提前售賣秋肥,比如說本來在八九月份才賣的化肥,他們提前到五六月份就賣掉了,而且收的是經銷商的預付款。當時很多開發商看到化肥不斷漲價,而且農戶定秋肥的積極性也比較高,所以他們也支付了預付款。但是這段時間化肥價格下跌非常明顯,這對于這些經銷商來說是非常被動的。一方面是他們前期高價訂購的化肥會虧損。比如前段時間鉀肥的價格達到5300元左右,如果這時候經銷商支付了預付款,現在鉀肥降到4870元左右了,他們每一噸就要虧損400元以上。
另一方面未來化肥還有可能進一步降價的空間。面對虧損,我相信經銷商進貨的積極性會降低,這又會導致化肥廠家的庫存進一步上升,為了去庫存,他們有可能進一步降價。除此之外,前段時間,有很多農戶出于擔心未來化肥價格會上漲,他們提前定了秋肥,這意味著有一部分市場需求已經提前透支,未來市場的需求就不會那么旺盛了。所以從整體來說,未來化肥價格還有可能下降,對那些還沒有訂購化肥的農戶來說,他們采購化肥的成本就會相應地下降,對于對于廣大農戶來說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化肥漲價農民種地成本增高,“農民伯伯”該如何破局?
農民伯伯們應該提高種植技能。
化肥漲價農民種地成本增高,為什么化肥價格在上漲?
一是受疫情影響,化肥產量減少,化肥供不應求。二是化肥生產原料漲價導致化肥價格上漲。第三,去年糧食價格上漲,增加了農民朋友生產玉米和小麥的積極性,導致供不應求。三是因為國家政策,一些地區規定不能建大棚,只能種小麥等糧食,導致需求增加。化肥價格的上漲必然會導致一些欺詐行為。假化肥低價出售,以次充好。所以農民朋友要注意擦亮眼睛,不要被騙。近年來,國家也制定了許多政策來幫助農民建立生產積極性,如糧食收購和農業補貼。
“農民伯伯”該如何破局?
要提高種植效率。主要是指農村居民需要提高種植技能,采用規模化、科學化的種植方式,促進農產品和糧食的種植,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近年來,國家也在大力推進“藏糧于技”戰略,加強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等群體的培育,通過農機購置補貼引導農民實現機械化種植!
加強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
為了增加農作物的產量,保證種糧農民的收入,必須加強耕地的保護和建設。2022年一號文件指出,要實施“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耕地,也需要加強耕地質量的保護和提升,通過耕地質量建設、土地輪作休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手段,提高耕地質量和農業種植生產效率!
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此外,國家正在逐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采用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提高化肥的利用率。目前綠色生態農產品價格比普通農產品高一個檔次。其次,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可以減少化肥等農產品的使用,從而降低種植成本!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化肥的價格一路飆升對農民有什么影響,如果不用化肥會有影響嗎?
化肥持續上漲。對農民種植可導致土地繼續荒蕪加大。但大部分農民是靠土地吃飯。種地農民只能是面對種糧賠錢加大。因為人以食為天。靠種地打糧農民只能是辛酸憂傷和無奈。化肥上漲,對我們農民來說,是最大的困難,現在土地對化肥的依賴性很大,你不投資,它不長。投資太大,效率太低,化肥上漲太快,農民向外賣的糧食價格太低,所以有些人就不種地了。
化肥價格上漲,直接影響農民的收入,因成本上升,投入增加,見接影響糧食產量,影響和種植業相關的生產生活,因化肥漲價,農民減少化肥用量,產量下降,起到了相關的連鎖效應。化肥持續上漲,糧食也沒有上漲,農民就沒有積極性,種糧食了種一年也不掙錢,現在只有老人在家種那點糧食,也不合算成本,如果核算成本的話,那還要賠錢呢,你不信咱讓專家過去種種那種一年小麥不賠錢就好,后經玉米可能正點,那是老人看著中那點,如果讓年輕人看著中,再趕上災害年就該去要飯了!
種地不用化肥就如五六十年代里的傳統種植了,田土中的農作物都用人畜屎水,草木灰,草皮,廚房里地上的青腳泥,實行稻草還田,割青草踩入泥中腐爛作為農作物的有機肥料底肥使用。使用土雜肥的不足之處就是產量太低,那時候一畝田產量兩百斤左右,在有些冷水深腳田中,更有”頂八粒”之稱,也就是說一根禾苗上面只有8粒谷,還需要留下一粒做種,其畝產量在一百多斤,根本就滿足了大家糧食的需求,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難解決了。
如果不用化肥,肥力衰退的耕地,在生產產量上是存在很大的問題的!如果突然不用化肥耕種,那么作物產量是令人堪憂的,地球上的土地是有限的,土地肥力的維持是十分重要的。
化肥價格降不下來,是否會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
化肥價格降不下來,是否會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化肥價格降不下來,肯定要影響到農民種值的積極性。勞而無獲,付出和收獲不對等,能不干的就不干了。農村人自己都擔心,這個土地以后怎么種?誰來種?
這個難題咋解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試問,化肥價格可控嗎?現在是自由市場,再加上資本抄作,化肥這個成本很難降下來。提高糧食價格可以嗎?糧食是特殊商品,國家要是不管控糧價的話,農民幾十年前就富了。靠提高糧價解決農民種地積極性也指望不上。加大農業補貼可行!能加多少才好呢?能做到嗎?
種糧補貼,是增加農民種值糧食積極性的有效途徑。這幾年,國家對種糧做了一些補貼,但這些補貼遠運抵不了相關農資的漲幅,還應該加大補貼力度。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提高了,糧食增產了,糧油蔬菜都便宜,受益的是全國人民。
也有人講不用化肥,改用有機肥,微生物肥。這恐怕不但降低不了種糧成本,反而要增加種糧成本!順便多說幾句,這幾年,在物資的流通領域,資本抄作的因素越來越大。就象去年的煤碳價格,國家若是不干預的話,恐怕用煤企業又要多化很多錢!有些物資本來沒那么短缺,給下游企業帶來很嚴重的后果!國家加強對市場的監督、監管,保障各行各業的健康發展,很有必要!
國家應該要促進農業發展共建共創經濟實力,提升農民經營模式開啟智能科技生產效率。現在許多種植規模化的農場、基地、公司、合作社基本以機械智能科技管理農業生產。降低成本提升發展經濟效益,降低化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微生物菌劑等生態農業技術實施。
以上是屬于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和想法 ,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你們有其他的想法,可以評論在文章的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