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鉀!分別對農作物有什么作用
1、氮
植物生長的必需養分,它是每個活細胞的組成部分。
氮素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的組成成分,葉綠素a和葉綠素b都是含氮化合物。氮也是植物體內維生素和能量系統的組成部分。此外,氮素的豐缺與葉子中葉綠素含量有密切的關系。
2、磷
磷對植物營養有重要的作用。磷是植物體內核酸、蛋白質和酶等多種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磷在植物體內參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儲存和傳遞、細胞分裂、細胞增大和其他一些過程。
磷能促進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長,提高植物適應外界環境條件的能力,有助于植物耐過冬天的嚴寒。
3、鉀
鉀在植物代謝活躍的器官和組織中分布量較高,具有保證各種代謝過程的順利進行、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病蟲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鉀能夠促進光合作用,缺鉀使光合作用減弱。鉀能明顯地提高植物對氮的吸收和利用,并很快轉化為蛋白質。鉀還能促進植物經濟用水。鉀的另一特點是有助于作物的抗逆性。
擴展資料
1、尿素,固體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理化性質較穩定,施后對土壤性質沒有影響,可施用于任何土壤和作物,可做根外施肥使用。同時尿素也是樹脂、塑料、炸藥、醫藥、食品等工業的重要原料。
尿素也可以部分代替蛋白質飼料,例如倒在奶牛青飼料中能代替一部分蛋白質飼料,但尿素的加入量不能超過青飼料的3%和總飼料量的1%,否則牲畜腎臟負擔過重,容易引起疾病,大豆餅中含脲酶,不要與尿素混合供給。
2、磷肥一般作基肥施用,相同條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越高,磷肥肥效越低,磷肥在一般缺磷土壤上對幾種主要作物的適宜用量范圍:
糧食作物、甘薯、馬鈴薯、棉花畝用磷肥(4-6) kg,花生、油菜、大豆、黃麻、茶樹(3-5)kg、西瓜(2-4)kg、煙草(1一3)kg、甘蔗(6-8)kg、果樹每株為(0. 2一0. 3)kg。
當發現作物表現缺磷癥狀時,采用葉面噴施磷肥,使磷通過葉面的氣孔或角質層進入作物體中。水稻、麥類等禾本科作物可用2%一3%的濃度,油菜、蔬菜可用1%的濃度。也可使用磷酸二氫鉀0.25%的濃度,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未上露水前噴施,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3、鉀肥可用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部分品種還可以作為葉面肥,但作基肥和葉面肥施用效果為好。將鉀肥用作基肥,可滿足農作物全生育期對鉀元素的需求,對生長期短的作物和明顯缺鉀的土壤尤為重要。對生長期長的作物如棉花可采用基施和葉面噴施相結合。
對沙質土壤可采用基施和追施相結合。鉀在土壤中的移動性介于氮、磷之間。在土壤速效鉀含量低于100毫克/千克/畝即可;土壤速效鉀含量在100~150毫克/千克以下,施K?O?-5千克/畝即可,當土壤速效鉀含量大于150毫克/千克時,可視作物種類不施或少施化學鉀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氮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磷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鉀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氮磷鉀
氮肥。磷肥 鉀肥的作用
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
鉀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進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飽滿。
擴展資料:
施肥的注意事項:
夏季高溫多雨,陽光充足,有利于葉片的光合作用,是作物快速生長期和作物營養的最大效率期。一些地方的農民喜歡將作物全生育期的氮肥,作為基肥在播種時一次性施用,氮肥在土壤中的停留時間很長,而作物前期生長慢、吸收少,結果造成氮肥的損失。
等到高溫多雨季節到來時,作物進入快速生長階段,需要大量養分,這時早已施入土壤中的氮肥,一部分已經損失,養分供應不足,會造成后期作物生長脫肥現象,降低產量和品質,因此合理追肥對于提高作物產量起著較大作用。
氮肥、磷肥 和鉀肥分別有什么作用?
氮、磷、 鉀統稱為“肥料三要素”,它們對植物的生長缺一不可,而它們對植物的作用不是單一的,是彼此之間有一種協調的作用。但它們對植物的生長也各有側重:
1 氮肥:主要作用于葉片、全株都不可缺氮肥,氮肥被稱為植物的基本元素。
2 磷肥:植物生長前期,磷肥主要促長根、后期作用于果實和種子。
3 鉀肥:主要長莖桿。
擴展資料:
銨態氮肥的共同特性:
1、銨態氮肥易被土壤膠體吸附,部分進入粘土礦物晶層。
2、銨態氮易氧化變成硝酸鹽。
3、在堿性環境中氨易揮發損失。
4、高濃度銨態氮對作物容易產生毒害。
5、作物吸收過量銨態氮對鈣、鎂、鉀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硝態氮肥
硝態氮肥包括硝酸鈉(NaNO3)、硝酸鈣{Ca(NO3)2}、硝酸銨(NH4NO3)等。
硝態氮的共同特性: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動較快。
2、NO3—吸收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鹽。
3、硝酸鹽肥料對作物吸收鈣、鎂、鉀等養分無抑制作用。
4、硝酸鹽是帶負電荷的陰離子,不能被土壤膠體所吸附。
5、硝酸鹽容易通過反硝化作用還原成氣體狀態(NO、N2O、N2),從土壤中逸失。
銨態硝態氮肥
銨態硝態氮肥包括硝酸銨、硝酸銨鈣、硫硝酸銨。
酰胺態氮肥
酰胺態氮肥——尿素{CO(NH2)2},含N46. 7%,是固體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全稱磷素肥料。以磷元素為主要養分的肥料。肥效的大小和快慢,決定于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土壤性質、放肥方法、作物種類等。
按來源分類
根據來源可分為:
(1)天然磷肥,如海鳥糞、獸骨粉和魚骨粉等。
(2)化學磷肥,如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磷礦粉等。
按所含磷酸鹽的溶解能性分類
(1)水溶性磷肥,如普通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一鈣。易溶于水,肥效較快。
(2)枸溶性磷肥,如沉淀磷肥、鋼渣磷肥、鈣鎂磷肥、脫氟磷肥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二鈣。微溶于水而溶于水2%枸櫞酸溶液,肥效較慢。
(3)難溶性磷肥,如骨粉和磷礦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三鈣。微溶于水和2%枸櫞酸溶液,須在土壤中逐漸轉變為磷酸一鈣或磷酸二鈣后才能發生肥效。
鉀肥促進酶的活化對酶的活化作用是鉀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現已發現鉀是60多種酶的活化劑。因此。鉀同植物體內的許多代謝過程密切相關,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合成等。
促進光合作用和光合產物的運輸①提高光合效率;②調節氣孔的開閉,控制CO?和水的進出;③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光合產物的流動。
促進蛋白質合成①促進蛋白質合成的關鍵成份NO?的攝取和運轉;②與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密切相關。
增強植物的抗逆性鉀能使作物體內可溶性氨基酸和單糖減少,纖維素增多,細胞壁加厚;鉀在作物根系累積產生滲透壓梯度能增強水分吸收;鉀在干旱缺水時能使作物葉片氣孔關閉以防水分損失。因此鉀能增強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抗倒伏及抗鹽能力。
改善作物產品品質提高糧食作物蛋白質的含量、油料作物的粗脂肪和棕櫚酸含量、薯類和糖料作物淀粉和糖分含量;增加纖維作物及棉花的纖維長度、強度、細度;調整水果的糖酸比,增加其維生素C的含量;改善果菜的形狀、大小、色澤和風味,增強其耐貯性。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鉀肥?百度百科-磷肥?百度百科-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