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哪些
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除了需要氮、磷、鉀、鈣、鎂、硫等營養元素外,還有一些元素需要量很少,在植物體內的含量范圍一般只有百萬分之幾至十萬分之幾,最高含量一般不超過0.1%,而且在土壤中這些元素的含量也很低,這類營養元素總稱為微量元素,含有這些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并用作肥料的就是微量元素肥料。菜地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有鋅肥、硼肥、錳肥、銅肥、鐵肥和鉬肥等幾種。
(1)鋅肥。
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土壤大范圍缺鋅,另外在江蘇北部、湖北、安徽等地的石灰性土壤中鋅的含量也較低。土壤中有效鋅的豐缺指標列于表11,其中DTPA提取值適用于石灰性土壤,0.1摩爾/升鹽酸提取適用于酸性和中性土壤。
北方地區土壤有效鋅含量小于1.0毫克/千克,南方地區土壤小于1.5毫克/千克就需要施用鋅肥。土壤有效鋅含量大于此值的地方應參照植株含鋅量進行診斷。一般而言,作物葉片中鋅含量低于20毫克/千克時就需要施鋅。
表11 土壤有效鋅含量豐缺指標
常用的鋅肥有硫酸鋅、氧化鋅和氯化鋅等幾種。硫酸鋅是最常用的含鋅微肥,工業品硫酸鋅有七水硫酸鋅(ZnSO4·7H2O)含鋅22%,和一水硫酸鋅(ZnSO4·H2O),含鋅35%兩種,白色或淺紅色結晶,易溶于水。氯化鋅(ZnCl2),含鋅40%~48%,白色結晶,易溶于水。這兩種鋅肥均是水溶性的,宜作追肥和葉面噴肥或作拌種施用,也可作基肥。葉面噴肥濃度為0.2%~0.3%,拌種每千克種子用1~3克鋅肥,須先和鈣鎂磷肥等混勻后再拌種。氧化鋅(ZnO)含鋅60%~80%,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宜作基肥施用,每畝1.0~2.5千克。
(2)錳肥。
質地偏沙,pH較高(>6.5),含碳酸鈣較多的土壤容易缺錳,土壤排水不良時更易引起錳的缺乏。土壤有效錳的豐缺指標見表12。
表12 土壤有效錳豐缺指標
與大田作物相比,多種蔬菜對錳的需要量較高,土壤供錳不足時容易引起缺錳而減產。蔬菜中需錳較多的有洋蔥、萵苣、豌豆、大豆、馬鈴薯、菠菜、蕪菁等;需錳中等的有蘿卜、胡蘿卜、番茄、芹菜、甜菜等;菜花、甘藍則需錳較少。一般作物葉片內含錳量小于20毫克/千克時即需要施錳肥,番茄等蔬菜作物葉片缺錳臨界值在40毫克/千克左右。
常用錳肥有硫酸錳、氯化錳等。硫酸錳的化學分子式是MnSO4·H2O,含錳26%~28%;氯化錳的化學分子式是MnCl2·4H2O,含錳27%,兩者都是粉紅色結晶,易溶于水,水溶液也呈粉紅色。硫酸錳和氯化錳均可作基肥,追肥或葉面噴肥施用。水溶性錳在中性和微堿性土壤中容易轉化成難溶性錳,肥效降低,所以,用作葉面噴肥的效果明顯高于土施。噴施用硫酸錳濃度一般為1000毫克/升左右,作基肥時畝用量約1~4千克,基肥可用緩效性錳肥如含錳玻璃肥料(錳含量10%~25%)、氧化錳(含錳41%~68%)、二氧化錳(含錳63%)等,用量可視其錳含量增減。
(3)硼肥。
我國南方地區酸性土壤缺硼面積較大,在北方地區的黃綿土、黃潮土和白漿土上也有缺硼土壤分布。用沸水提取的土壤有效硼豐缺指標見表13。
表13 土壤有效硼豐缺指標
許多蔬菜作物喜硼,植株體內含硼量高于大田作物,表14與表15是幾種農作物含硼量的比較和臨界指標。
表14 幾種作物的含硼量
表15 幾種蔬菜作物植株含硼量臨界指標
在上述土壤豐缺指標和植株臨界指標中均列出了中毒含硼指標值,這是因為硼雖然為植物所必需,但作物對硼比較敏感,易缺也易中毒,所以施用硼肥時必須注意。
常用的硼肥有硼砂和硼酸。硼酸(H3BO3)含硼17.5%,硼砂(Na2B4O7·H2O)含硼11.3%,均為白色結晶或粉末,可溶于水,用作基肥、種肥和葉面噴肥。土壤有效硼含量<0.2毫克/千克的嚴重缺硼土壤,宜將硼肥作基肥施用,每畝0.5千克硼砂。土壤有效硼含量0.2~0.5毫克/千克的土壤,硼肥作基肥或追肥均可。土壤有效硼含量0.5~0.8毫克/千克的土壤宜采用葉面噴施硼肥的辦法補充硼,一般濃度宜控制在2000毫克/升左右。
(4)鐵肥。
土壤中有效鐵含量差異很大,一般北方石灰性土壤有效鐵含量很低,南方水田土壤中的含量往往較高。用DTPA提取的土壤有效鐵含量臨界值為2.5~4.5毫克/千克,小于2.5毫克/千克的土壤為缺鐵,必須施用鐵肥。
常用鐵肥品種有硫酸亞鐵、硫酸亞鐵銨、絡合鐵等。硫酸亞鐵(FeSO4·7H2O)含鐵19%~20%,淡綠色結晶,可溶于水,晶體在空氣中易吸潮,被空氣氧化成黃色或鐵銹色。硫酸亞鐵銨含鐵14%左右,化學性狀與硫酸亞鐵相似。這兩種無機鐵肥土施無效,葉面噴施濃度一般為0.2%~0.3%,但效果不穩定。絡合鐵噴施效果優于無機鐵肥,但價格較貴。硫酸亞鐵與有機肥混合施用可提高其效果。
(5)銅肥。
酸性土壤中銅的有效性高,pH在7左右的中性土壤有效銅含量最低,堿性土壤中有效銅含量又變高。農作物缺銅較多發生在泥炭土、沼澤土和部分石灰性土壤上。土壤有效銅的豐缺指標見表16。
表16 土壤有效銅豐缺指標
上表中DTPA法適用于石灰性土壤,鹽酸法適用于中性和酸性土壤。
常用銅肥是五水硫酸銅(CuSO4·5H2O),含銅量24%~25%,藍色結晶,易溶于水,水溶液酸性,有毒,可直接作農藥防治病害。作基肥施用時,每畝用量1~2千克,隔3~5年施用一次。葉面噴肥用濃度0.2%~0.3%,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熟石灰(0.15%~0.25%)以防藥害。
(6)鉬肥。
土壤中鉬的可給性與土壤酸堿度有關,酸性土壤容易缺鉬,隨著土壤PH增加,土壤鉬對植物的有效性提高。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和以黃土為母質形成的土壤也因含鉬量低而易缺鉬。土壤有效鉬的豐缺指標見表17。
表17 土壤有效鉬豐缺指標
常用鉬肥為鉬酸銨與鉬酸鈉。鉬酸銨含鉬50%~54%,白色或淺黃色棱形結晶,易溶于鉬酸納含鉬35%~39%,白色棱狀結晶,也易溶于水,主要用于葉面噴肥,濃度一般為0.01%~0.1%。施用時先將鉬肥用少量熱水溶解,再用冷水稀釋到所需要的濃度。
菜地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有幾種?
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除了需要氮、磷、鉀、鈣、鎂、硫等營養元素外,還有一些元素需要量很少,在植物體內的含量范圍一般只有百萬分之幾至十萬分之幾,最高含量一般不超過0.1%,而且在土壤中這些元素的含量也很低,這類營養元素總稱為微量元素,含有這些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并用作肥料的就是微量元素肥料。菜地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有鋅肥、硼肥、錳肥、銅肥、鐵肥和鉬肥等幾種。
(1)鋅肥。
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土壤大范圍缺鋅,另外在江蘇北部、湖北、安徽等地的石灰性土壤中鋅的含量也較低。土壤中有效鋅的豐缺指標列于表11,其中DTPA提取值適用于石灰性土壤,0.1摩爾/升鹽酸提取適用于酸性和中性土壤。
北方地區土壤有效鋅含量小于1.0毫克/千克,南方地區土壤小于1.5毫克/千克就需要施用鋅肥。土壤有效鋅含量大于此值的地方應參照植株含鋅量進行診斷。一般而言,作物葉片中鋅含量低于20毫克/千克時就需要施鋅。
表11 土壤有效鋅含量豐缺指標
常用的鋅肥有硫酸鋅、氧化鋅和氯化鋅等幾種。硫酸鋅是最常用的含鋅微肥,工業品硫酸鋅有七水硫酸鋅(ZnSO4·7H2O)含鋅22%,和一水硫酸鋅(ZnSO4·H2O),含鋅35%兩種,白色或淺紅色結晶,易溶于水。氯化鋅(ZnCl2),含鋅40%~48%,白色結晶,易溶于水。這兩種鋅肥均是水溶性的,宜作追肥和葉面噴肥或作拌種施用,也可作基肥。葉面噴肥濃度為0.2%~0.3%,拌種每千克種子用1~3克鋅肥,須先和鈣鎂磷肥等混勻后再拌種。氧化鋅(ZnO)含鋅60%~80%,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宜作基肥施用,每畝1.0~2.5千克。
(2)錳肥。
質地偏沙,pH較高(>6.5),含碳酸鈣較多的土壤容易缺錳,土壤排水不良時更易引起錳的缺乏。土壤有效錳的豐缺指標見表12。
表12 土壤有效錳豐缺指標
與大田作物相比,多種蔬菜對錳的需要量較高,土壤供錳不足時容易引起缺錳而減產。蔬菜中需錳較多的有洋蔥、萵苣、豌豆、大豆、馬鈴薯、菠菜、蕪菁等;需錳中等的有蘿卜、胡蘿卜、番茄、芹菜、甜菜等;菜花、甘藍則需錳較少。一般作物葉片內含錳量小于20毫克/千克時即需要施錳肥,番茄等蔬菜作物葉片缺錳臨界值在40毫克/千克左右。
常用錳肥有硫酸錳、氯化錳等。硫酸錳的化學分子式是MnSO4·H2O,含錳26%~28%;氯化錳的化學分子式是MnCl2·4H2O,含錳27%,兩者都是粉紅色結晶,易溶于水,水溶液也呈粉紅色。硫酸錳和氯化錳均可作基肥,追肥或葉面噴肥施用。水溶性錳在中性和微堿性土壤中容易轉化成難溶性錳,肥效降低,所以,用作葉面噴肥的效果明顯高于土施。噴施用硫酸錳濃度一般為1000毫克/升左右,作基肥時畝用量約1~4千克,基肥可用緩效性錳肥如含錳玻璃肥料(錳含量10%~25%)、氧化錳(含錳41%~68%)、二氧化錳(含錳63%)等,用量可視其錳含量增減。
(3)硼肥。
我國南方地區酸性土壤缺硼面積較大,在北方地區的黃綿土、黃潮土和白漿土上也有缺硼土壤分布。用沸水提取的土壤有效硼豐缺指標見表13。
表13 土壤有效硼豐缺指標
許多蔬菜作物喜硼,植株體內含硼量高于大田作物,表14與表15是幾種農作物含硼量的比較和臨界指標。
表14 幾種作物的含硼量
表15 幾種蔬菜作物植株含硼量臨界指標
在上述土壤豐缺指標和植株臨界指標中均列出了中毒含硼指標值,這是因為硼雖然為植物所必需,但作物對硼比較敏感,易缺也易中毒,所以施用硼肥時必須注意。
常用的硼肥有硼砂和硼酸。硼酸(H3BO3)含硼17.5%,硼砂(Na2B4O7·H2O)含硼11.3%,均為白色結晶或粉末,可溶于水,用作基肥、種肥和葉面噴肥。土壤有效硼含量<0.2毫克/千克的嚴重缺硼土壤,宜將硼肥作基肥施用,每畝0.5千克硼砂。土壤有效硼含量0.2~0.5毫克/千克的土壤,硼肥作基肥或追肥均可。土壤有效硼含量0.5~0.8毫克/千克的土壤宜采用葉面噴施硼肥的辦法補充硼,一般濃度宜控制在2000毫克/升左右。
(4)鐵肥。
土壤中有效鐵含量差異很大,一般北方石灰性土壤有效鐵含量很低,南方水田土壤中的含量往往較高。用DTPA提取的土壤有效鐵含量臨界值為2.5~4.5毫克/千克,小于2.5毫克/千克的土壤為缺鐵,必須施用鐵肥。
常用鐵肥品種有硫酸亞鐵、硫酸亞鐵銨、絡合鐵等。硫酸亞鐵(FeSO4·7H2O)含鐵19%~20%,淡綠色結晶,可溶于水,晶體在空氣中易吸潮,被空氣氧化成黃色或鐵銹色。硫酸亞鐵銨含鐵14%左右,化學性狀與硫酸亞鐵相似。這兩種無機鐵肥土施無效,葉面噴施濃度一般為0.2%~0.3%,但效果不穩定。絡合鐵噴施效果優于無機鐵肥,但價格較貴。硫酸亞鐵與有機肥混合施用可提高其效果。
(5)銅肥。
酸性土壤中銅的有效性高,pH在7左右的中性土壤有效銅含量最低,堿性土壤中有效銅含量又變高。農作物缺銅較多發生在泥炭土、沼澤土和部分石灰性土壤上。土壤有效銅的豐缺指標見表16。
表16 土壤有效銅豐缺指標
上表中DTPA法適用于石灰性土壤,鹽酸法適用于中性和酸性土壤。
常用銅肥是五水硫酸銅(CuSO4·5H2O),含銅量24%~25%,藍色結晶,易溶于水,水溶液酸性,有毒,可直接作農藥防治病害。作基肥施用時,每畝用量1~2千克,隔3~5年施用一次。葉面噴肥用濃度0.2%~0.3%,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熟石灰(0.15%~0.25%)以防藥害。
(6)鉬肥。
土壤中鉬的可給性與土壤酸堿度有關,酸性土壤容易缺鉬,隨著土壤PH增加,土壤鉬對植物的有效性提高。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和以黃土為母質形成的土壤也因含鉬量低而易缺鉬。土壤有效鉬的豐缺指標見表17。
表17 土壤有效鉬豐缺指標
常用鉬肥為鉬酸銨與鉬酸鈉。鉬酸銨含鉬50%~54%,白色或淺黃色棱形結晶,易溶于鉬酸納含鉬35%~39%,白色棱狀結晶,也易溶于水,主要用于葉面噴肥,濃度一般為0.01%~0.1%。施用時先將鉬肥用少量熱水溶解,再用冷水稀釋到所需要的濃度。
硼肥是什么肥料
硼肥是含有硼元素的微量元素肥料,它能促進植株根系生長,可以幫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提高植物的結實率和坐果率,而且硼肥具有特殊的作用,它能刺激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生產,使植株順利進行授粉。
硼肥是哪種肥料
1、品種介紹
硼肥是指以硼砂、硼酸、硼鎂肥等為主的微量元素肥料,它能以硼酸分子的形態,被植物吸收并利用,可以促進植物的根系生長,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產量,而且我國缺乏硼元素的土壤較多,所以合理使用硼肥具有重要的意義。
2、優點介紹
硼肥的優點是促進植物體內碳水化合物的運轉,它可以改善作物間有機物的供應,提高作物的坐果率和結實率,而且硼肥能刺激植物萌發花粉,使其順利進行授粉,并且硼肥能調節植物體內有機酸的平衡,避免其感染疾病。
3、使用方法
養殖作物時,如果作物經常出現花而不實的現象,就代表其缺乏硼元素,需要給作物施加硼肥,可以在栽種植物前,往土壤中施加硼砂作為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或者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向其葉面上噴灑硼肥溶液。
4、缺點介紹
硼肥的缺點是溶解性差,它在水溫為20度時溶解度約為百分之4.8,在水溫為40度的情況下才能全部溶解,所以施加硼肥時,需要帶上裝有熱水的保溫瓶,而且硼肥的利用率降低,它會殘留在土壤中,對后茬作物造成毒害問題。
微量元素肥料的種類
我國推廣或將要應用的微肥有:硼肥、鉬肥、鋅肥、銅肥、錳肥、 鐵肥。它們在農作物、林木、牧草、果樹、蔬菜上施用,均有相互不能代替 的作用。針對缺素土壤和敏感植物施用微肥,增產效果十分顯著。微肥 分類多種多樣。歸納起來有按所含營養元素劃分的,也有按養分組 成劃分的,還有幾種按化合物類型劃分的。推廣應用較多的硼肥、鉬肥、鋅肥等就是按所含營養元 素劃分的,這是大家極其熟悉的一種分類 前面提。就這些元素的離子狀態來說,硼 和鉬常為陰離子,而鋅、錳、銅、鐵、鈷等元素則為陽離子。按養分組成劃分,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1)單質微肥。這類肥料一般只含一種為作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如硫 酸鋅、硫酸亞鐵即屬此類。這類肥料多數易溶于水。故施用方便,可作基肥、 種肥、追肥。(2)復合微肥。這一類肥料多在制造肥料時加入一種或多種微量元素而 制成,它包括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與微量元素之間的復合。例 如,磷酸銨鋅、磷酸銨錳等。這類肥料,一次施用同時補給幾種養分,比較 省工,但難以做到因地制宜。(3)混合微肥。這類肥料是在制造或施用時,將各種單質肥料按其需要混合而成。其優點是組成靈活。國外多在配肥站按用戶的需求進行混 合。河南省科學院研制的小麥、水稻、玉米、花生等混合微肥就是屬此類肥 料,根據各地土壤化驗資料,作物需肥規律,經過田間試驗而成,因此肥料 使用后經濟效益明顯。按微肥化合物類型,大致可分為五類:(1)易溶性無機鹽。這類肥多數為硫酸鹽。(2)難溶性無機鹽。多數為磷酸鹽、碳酸鹽類,也有部分為氧化物和硫 化物。例如,磷酸銨鋅、氯化鋅等。適于做基肥。(3)玻璃肥料。多數為含有微量元素的硅酸鹽粉末,經高溫燒結或溶融為玻璃狀的物質,如冶煉廠的爐渣等,一般只能做底肥。(4)螯合物肥料。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螯合作用的化合物,與微量 元素螯合而成的螯合物,如螯合鋅等。(5)含微量元素的工業廢渣。
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哪些
中微量元素肥料有鐵肥、硼肥、鋅肥、錳肥、銅肥、鉬肥等。
1、鐵肥
鐵肥,是指具有鐵標明量,以提供植物鐵養分的肥料。鐵肥可分為無機鐵肥、有機鐵肥和螯合鐵肥三類。硫酸亞鐵和硫酸鐵是常用的無機鐵肥。有機鐵肥的主要代表品種有尿素鐵絡合物(三硝酸六尿素合鐵)、黃腐酸二胺鐵(由尿素、硫酸亞鐵和黃腐酸制得)。
2、硼肥
硼肥,是具有硼標明量以提供植物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常規硼肥是指以硼砂、硼酸、硼鎂肥等為主的硼化工制品作為農業用的微量元素肥料。硼是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以硼酸分子(H3BO3)的形態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植物體內不易移動。
3、鋅肥
鋅肥,是指具有鋅標明量,以提供植物鋅養分的肥料。最常用的鋅肥是七水硫酸鋅、一水硫酸鋅和氧化鋅,其次是氯化鋅、含鋅玻璃肥料,木質素磺酸鋅、環烷酸鋅乳劑和螯合鋅均可作為鋅肥。后三種為有機態鋅肥,易溶于水。
4、錳肥
錳肥,是指具有錳標明量,以提供植物錳養分的肥料。其主要品種有一水硫酸錳和三水硫酸錳。碳酸錳、含錳玻璃肥料、煉鋼含錳爐渣、含錳工業廢棄物和MnEDTA(螯合錳)也可作為錳肥施用。錳肥品種的選擇由施用方式來決定。
5、銅肥
具有銅標明量以提供植物養分為主要功效的物料。五水硫酸銅是最主要的銅肥。一水硫酸銅、堿式碳酸銅、氯化銅、氧化銅、氧化亞銅、硅酸銨銅、硫化銅、銅燒結體、銅礦渣、螯合銅等均可作為銅肥施用。
6、鉬肥
鉬肥,是指鉬酸銨、鉬酸鈉、含鉬過磷酸鈣和鉬渣等化學肥料的總稱。磚紅壤、紅壤、黃壤等酸性土壤以及黃土母質和黃淮沖積物發育的土壤有效鉬含量偏低。土壤有效鉬通常用草酸一草酸銨溶液(pH3.3)提取,其含量小于0.15 mg/kg時,植物可能出現缺鉬癥狀。
微肥如何施用
施用微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土壤施用固體微肥,如硫酸鋅、硫酸錳、硫酸銅和硼砂等;另一種是葉面噴施液體微肥。實踐證明,葉面噴施微肥比土壤施用固體微肥效果更好。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鐵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