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添加氮肥有何好處
氮肥充足,能促使馬鈴薯莖葉的生長,枝葉繁茂,葉色濃綠,植株生長迅速并始終保持較大的葉面積,加速有機物質的積累,延長了葉片功能期,使光合作用旺盛,從而提高了凈光合生產率。缺氮的表現是植株矮小,生長緩慢,根系發育不良,莖稈細弱分枝少,開花早且花量少;葉片黃綠或灰綠,基部葉片逐漸褪綠脫落,并向頂部葉片擴展,嚴重時葉片上卷呈杯狀,到生長后期,基部小葉的葉緣完全失綠皺縮,有時呈火燒狀。施氮肥過量時,植株徒長,莖葉相互遮蔭,葉片光合效率低,植株底部葉片不見光而變黃脫落,延遲結薯,降低產量。種薯田過量使用氮肥,花葉病毒病癥狀隱蔽,不利于拔出病株,同時延遲成齡植株抗性的形成,蚜蟲傳播病毒后導致種薯退化。如果田間濕度大,植株相互遮擋,造成通風透氣性差,為晚疫病的發生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馬鈴薯缺氮不僅產量低,而且影響塊莖的品質。生產上缺氮,應及時追施氮肥,一般在齊苗后進行,追肥不宜過晚,否則影響結薯。
請問種植馬鈴薯需要提供哪些養分呢?
馬鈴薯對氮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鉀,對磷的需求量最小。 給馬鈴薯補充養分時,每畝可施有機肥1500-2500kg、尿素20kg、過磷酸鈣20-30kg、鉀肥10-12kg作為基肥。 進入幼苗期后,可結合中耕培土,每畝可用尿素5-8KG澆水,馬鈴薯開花時可噴灑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50kg。 葉子以保證足夠的養分。
一、補充養分方法?
(1)基肥
①一般畝施有機肥1500-2500kg、尿素20kg、普通鈣20-30kg、鉀肥10-12kg。
②基肥的使用量一般占總施肥量的2 / 3以上。通常以腐爛的農肥為主,加入一定量的化肥。尤其是施磷鉀肥作基肥后,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有利于馬鈴薯的生長和結塊。
(2)追肥
①苗期每畝可澆5-8KG尿素,結合中耕和土培,有利于保苗。
②開花后,每畝可噴灑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50kg。缺氮時可加尿素100-150g,每10-15天噴一次,連用2-3次。需要注意的是,馬鈴薯開花后不宜追施根際追肥,尤其是氮肥。
二、日常管理
(1)播種后,遇天氣干燥,應及時灌水,保證出苗,同時注意排水。
(2)要保證盛花期和成樹期有充足的水分,馬鈴薯結實前期要適當控制水分,不要或少澆水。 在馬鈴薯定型后期和收獲前,要避免澆水,控制水分,避免爛馬鈴薯。
(3)對于田間雜草,如果條件允許,可采用人工除草的方法。 如需使用除草劑,應注意藥害。 常用的除草劑包括磺酰嘧磺隆、高效氟蟲嗪、滅草酮、二甲基噴他林等。
馬鈴薯生長對氮肥有哪些需求?
氮肥對加快馬鈴薯植株根、莖、葉的生長和提高塊莖產量均有重要作用。適當施用氮肥能促進莖葉生長,增加葉面積和葉片中葉綠素含量,延緩葉片衰老,提高塊莖產量和蛋白質含量,生長前期還可通過增加每株莖數而增加塊莖數量。氮肥過多則莖葉徒長,延遲成熟,降低產量。氮肥不足,則馬鈴薯植株生長不良,莖稈矮,葉片小,葉色淡綠或灰綠,分枝少,花期早,植株下部葉片早枯等,產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