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學習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工藝流程?
一、有機肥發酵原理
指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的水分、C/N和通風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將廢棄有機物轉變為肥料的過程。
二、有機肥發酵方法
1、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2、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三、有機肥發酵工藝
1、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2、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3、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地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
二、有機肥常見原料
1、植物源
(1)秸稈類:常見的原有玉米秸稈、小麥秸稈、豆秸稈、水稻秸稈。含有高的纖維素和木質素等大分子物質,氮磷鉀等養分含量較低(除豆科類),單獨用這類物料做有機肥的罕見,一般用來增加發酵物料的有機質,調節碳氮比。這類原料比較豐富,價格低廉,但因這些物料多存在農業從事散戶手中,大面積收購比較困難,且季節性較強,全年生產需提前備貨。
(2)粕類:有豆粕、棉粕、蓖麻粕、花椒粕、花生粕等多為農產品加工產業的下腳料,多為輔料。粕類為原料的有機肥可稱得上為高端有機肥,因其多為飼料級,原料成本較高,發酵腐熟不易控制。
(3)菌糠:俗稱蘑菇渣,金針菇渣、平菇渣、杏鮑菇渣等,原料多為酒糟、玉米芯、稻殼粉、麥麩、豆粕及配一些營養元素。菌糠有機質高、富含菌體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生長素,做有機肥在肥力效果較好。
2、動物源
(1)動物糞便:羊糞、豬糞、牛糞等都是比較好的有機肥原料。有機質含量高,但由于纖維含量少不易分解。使用時要經過充分腐熟發酵,高溫殺滅病蟲卵、菌和雜草種子。
(2)動物加工廢棄物:加工廢棄物,甚至是養殖廢棄物等也能成為有機肥的原料。通常采用的是無公害生物降解法。
有機肥的生產工藝
有機肥生產工藝流程:可以簡單分為前處理、一次發酵、后處理三個過程。
前處理:堆肥原料運到堆場后,經磅秤稱量后,送到混合攪拌裝置,與廠內生產、生活有機廢水混合,加入復合菌,并按原料成分粗調堆肥料水分、碳氮比,混合后進入下一工序。
一次發酵:將混合好后的原料用裝載機送入一次發酵池,堆成發酵堆,采用風機從發酵池底部往上強制通風,進行供氧,同時2天左右進行翻堆,并補充水分(主要以廠內生產、生活有機廢水為主)和養分,控制發酵溫度在50C~65C,進行有氧發酵,本工程一次發酵周期為8天,每天進一池原料出一池半成品,發酵好的半成品出料后,準備進入下一工序。
后處理:進一步對堆肥成品進行篩分,篩下物根據水分含量高低分別進行處理。篩下物造粒后,送入由沼氣池沼氣供熱的烘干機,進行烘干,按比例添加中微量元素后攪拌混合后制成成品,進行分裝,入庫待售。篩上物返回粉碎工序進行回用。
建設一條完整的全套的有機肥生產線都需要哪些工藝流程
有機肥成品不一樣用到的生產線也有差異。
有機肥粉狀生產線:發酵-上料機-粉碎機-攪拌機-篩分機-自動包裝機-成品。
這中間還需要用到皮帶輸送機,連接各個設備。
發酵設備用到翻堆機,有槽式翻拋機,履帶式翻堆機用來翻拋有機肥是使之充分發酵,發酵方式有槽式發酵,條堆發酵,發酵是生產有機肥的核心步驟。
顆粒有機肥生產線:發酵-上料機-粉碎機-攪拌機-篩分機-造粒機-自動包裝機-成品。
顆粒生產線多了一個造粒的步驟,造粒方式也有多種,有圓盤造粒,有對輥擠壓造粒機等。
兩者工藝流程有一定的差距,造價成本也差異較大,粉狀生產線成本較低。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發酵完成之后直接銷售,這個生產方式需要發酵設備,一臺有機肥翻堆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