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施用過多未腐熟的農家肥己經造成燒根,有什么補救的辦法?
農家肥,是作物成長中的重要有機質來源,因為其不僅養分全面,且豐富的有機質能夠養護土壤,提高和維護土壤良好的肥力和理化性狀,用好農家肥非常重要。
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因農家肥使用產生的一些問題讓種植者既愛又恨,尤其是未腐熟的農家肥對農作物的危害比較大,其會產生哪些危害,又該如何使用?
1.燒根燒苗
不發酵的畜禽糞便施到農田,因為發酵不徹底,會發生“二次發酵”的現象,當發酵條件具備時,在微生物的活動下,生糞發酵;當發酵部位距根較近或作物植株較小時,發酵產生的熱量會影響作物生長,引起“燒根、燒苗”,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
2.滋生病蟲害
糞便中含有大腸菌、線蟲等病菌和害蟲,直接使用會導致病蟲害的傳播、作物發病,對食用農產品的人的身體健康也會產生影響;未腐熟有機物質在土壤中發酵時,容易滋生病菌與蟲害,導致植物病蟲害的爆發。
3.產生毒氣
未腐熟的糞便在分解的過程中產生甲烷、氨等有害氣體,使土壤和作物產生酸害和根系損傷。
4.土壤缺氧
未腐熟的糞便在分解的過程中會消耗土壤中的氧氣,使土壤暫時性地處于缺氧狀態,在這種缺氧狀態下,會使作物生長受抑制。
5.養分流失
在傳統堆漚糞便的過程中,由于自然分解、風吹雨淋等原因,氮磷鉀等養分浪費流失十分嚴重,一般利用率只有50%左右。
6.肥效緩慢
未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料中養分多為有機態或緩效態,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只有分解轉化成速效態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所以,未發酵直接施用會使肥效減慢。
正確腐熟有講究I
含水量大的半流體糞肥發酵
在實際生產中,種植者往往根據地塊性狀建造發酵池,令發酵池過深,使得發酵的糞肥上部早已經發酵完全,而中下層的糞肥卻與購買的鮮糞差不多,這是因為半流體生鮮糞肥含水量大,透氣性差,同時發酵池過深底部溫度較低,根部達不到發酵所需的溫度,這樣發酵池下部的糞肥都不能發酵。
所以,建造的發酵池不能過深,一般發酵池的深度建議不超過50厘米,以便于熱量的傳輸。
如果在露天發酵,有機肥的溫度不能夠有效保持,會令堆內提溫較慢,發酵時間過長,造成糞肥中氮的損失,這樣有機肥的氮的損失量有可能達到60%以上。故可通過覆蓋薄膜的方法避免,如在發酵池上部覆膜,可迅速提高有機肥的溫度,預防氮肥轉變為氣體流失。
在將鮮豬糞、鮮雞糞等生鮮糞肥進行發酵時,可加入適量的土及雜草,也可以促進發酵,這是因為土壤中含量的微生物,能夠起到迅速加快發酵的做用。同時土壤及雜草還能夠將氮肥利用起來,避免氮肥的損失。
在發酵生鮮豬雞糞等有機肥時,如果有機肥濕度特別大,可在堆漚時每隔5-7天用鐵鍬翻動一次,可增加有機肥中的氧氣,促進微生物的繁殖,從而達到快速發酵的目的。在攪動有機肥上層的同時,還可以將發酵池下部的有機肥攪拌到上層,將上層糞肥攪拌到下層,加快發酵速度。
干糞肥發酵
購買到稻殼糞做有機肥時,稻殼糞中應加足量水分,令肥濕透,并按照底寬1.5-2米,上部寬1.2-1.5米,高度1-1.2米建堆,堆的長度不限,然后再堆的頂部使用直徑為6-8厘米的木棒打孔,并且要深到堆底,間隔20-25厘米一個通氣孔,在糞堆頂部打6-7行通氣孔。這主要是為了保證糞肥在發酵時有充足的氧氣供應,然后覆膜,進行提溫發酵。
在糞肥發酵時,要注意使用溫度計插到表層20厘米以下進行測溫,將堆溫保持在60℃以上,80℃以下,維持兩天的時間進行翻堆。翻堆時將外面的糞肥翻到糞堆里面,將里面的翻到外面,同時還要注意上層與下層的糞肥要交換位置。
再次建堆發酵時,注意補充水分。經過3-4次翻堆后,當糞肥無臭味時表明已經完全發酵腐熟。另外,發酵時要注意,堆溫不能超過80℃,以防高溫將糞肥中的有益菌殺死,嚴重時還會出現悶堆、燒堆的情況發生。
牛糞發酵有機肥制作流程
想將牛糞發酵成有機肥,就需要對牛糞進行滅菌發酵處理,等待牛糞中的水分降低后,即可將其與無機肥料混合均勻,并使用造粒機將混合物質制作成顆粒肥,然后經過烘干冷卻操作后,即可將牛糞成功制成有機肥。
牛糞發酵有機肥怎么制作
1、滅菌發酵
牛糞發酵有機肥時,需要對牛糞進行滅菌發酵處理。首先需要將收集的牛糞與秸稈、麥麩、米糠、木屑等吸水性好的廢棄物混合在一起,并對方在發酵池中進行滅菌發酵,等待牛糞發酵完成。
2、混合肥料
在牛糞發酵完成后,即可將其取出,放入配料倉中,并向其中添加富含氮、磷、鉀元素的無機肥料,然后使用粉碎機將牛糞與肥料充分粉碎后,就可以使用攪拌機將牛糞和肥料充分混合。
3、制作顆粒
在混合完成后,就可以將牛糞直接放入有機肥制粒機中制成顆粒狀肥料。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檢查肥料的顆粒大小,如果發現有較大的顆粒狀肥料,則需要重返造粒機,重新制成顆粒。
4、烘干冷卻
在肥料制作完成后,就需要使用烘干機對其進行烘干處理,等待顆粒肥料中的水分蒸發后,就可以將其放在陰涼干燥的環境中晾干,或者使用冷卻機冷卻,然后使用塑料袋密封包裝即可。
雞糞有機肥怎么做
有機肥指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的水分、C/N和通風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將廢棄有機物轉變為肥料的過程。通過堆肥化過程,有機物由不穩定狀態轉變為穩定的腐殖質物質,其堆肥產品不含病原菌,不含雜草種子,而且無臭無蠅,可以安全處理和保存,是一種良好的土壤改良劑和有機肥料。
發酵主要意義主要有兩點:
1、殺滅病原菌、草種等
2、通過礦質化和腐殖化的過程,將有機質轉化為植物容易吸收的物質。且改良了土壤質地。
腐熟的有機肥一般需要兩個階段,即第一次高溫堆肥腐熟發酵階段和第二次陳化階段。不穩定的有機物通過腐熟過程,通過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其溫度變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先說說第一階段:通過配比原料基質,肥堆高氧吸收,產生高溫,可降解揮發性固體大量減少,臭味逐漸降低,肥堆顏色逐漸變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氣和水分控制。
二次堆肥:溫度初見降低,氧氣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
相對于第一次堆肥腐熟來說,不能沒有第二次堆肥,因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難降解的有機物,嗜溫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從而有助于有機肥腐熟、減少植物毒性物質和抑制病原菌。
溫度升高階段:有機肥腐熟溫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線菌、真菌和細菌為主,主要分解糖類和淀粉。甚至有源生物動物和動物參與。
高溫階段:腐熟溫度達到45℃以上,嗜溫微生物被抑制,嗜熱主導??扇芙獾挠袡C物繼續被氧化分解,復雜的有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木質素)也開始被分解。50℃左右(嗜熱真菌和放線菌);60℃左右(嗜熱細菌和放線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經不能適應)。
最佳腐熟溫度為55℃,這是因為大多微生物在該溫度最活躍,最易分解有機物,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大多數會被殺死。
降溫降低階段:嗜溫微生物又開始大量繁殖,占據優勢,對殘余難分解的有機物作進一步分解。此時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溫度下降,肥堆逐漸趨于穩定。
有機肥 怎樣制作
一、有機肥發酵方法
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二、有機肥發酵工藝
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地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
發酵有機肥池的建造
發酵有機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槽式發酵,一種是地面直接發酵,如果你是采用槽式發酵,建立發酵池的話,建議是先看翻刨設備再去建槽子,因為設備的寬度不同。
如果不準備采用設備翻刨,只是自己在家翻刨建槽的話,建議把槽子建成高1.2米,寬2米,長不限制的條形槽子,這樣更利于物料升溫發酵。沃寶提供全套的發酵設備和技術。